【學堂鐘聲】大唐傾頹的替罪羔羊

文/李胤霆 |2019.06.10
2090觀看次
字級

文/李胤霆

李白的〈清平調〉:「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台月下逢。」是在酒興正高時,被唐玄宗派人從酒樓架入皇宮,半醉半醒間為楊貴妃所作的詩。詩中描繪貴妃迷人丰采,連雲霞和鮮花都為之欽羨,簡直是仙境才得見的女神。

楊貴妃本名楊玉環,字太真,嫁給玄宗前,是玄宗之子壽王──李瑁的妃子;李瑁的母親,則是玄宗深愛的武惠妃。傳聞楊玉環和惠妃有幾分相似,因此惠妃病逝後,玄宗親信特意安排兩人相遇,玄宗果真對兒媳一見傾心,竟安排她先出家為尼,再納入後宮。

當時的唐朝,仍維持著「開元盛世」百姓安居、國威遠播的表象。實際上,年過六十的玄宗志得意滿,漸鬆懈於政事,貪圖安逸,已有「奸相」李林甫為培植自身勢力,先讓整批考生全落榜,再向皇帝推薦可用之才的事蹟。《新唐書》內亦有玄宗親自在皇家飲宴、遊戲的「梨園」,教宮女、樂師習戲曲的紀錄,這也是當今演員稱作「梨園子弟」的由來。

不再賢明的唐玄宗,遇上小自己近四十歲,貌如天仙又知解音律的楊玉環,鎮日沉溺情愛,醉心譜曲編舞,撰寫〈霓裳羽衣曲〉由貴妃主舞、找李白入宮為貴妃作情詩、讓驛使快馬加鞭將整株荔枝樹運到長安送貴妃;冊封其姐妹兄弟,為她的堂兄賜名「國忠」,拔擢為宰相……皆是為了討好貴妃的「自發行為」,實非楊貴妃要求。

玄宗的不問國事,引發重創國家的「安史之亂」,他倉皇攜眷潛逃,行至馬嵬坡,將士再按耐不住,先斬了楊國忠,又揚言不殺貴妃,六軍不發。玄宗無法替貴妃辯駁,為了保命,下旨命貴妃自縊,才解除再度兵變的危機。

據史書記載,楊貴妃曾因期望與玄宗兩相廝守,在玄宗與其姊虢國夫人及梅妃親近時,大吃飛醋,惹惱玄宗,兩度被遣送回家;可其餘方面,楊貴妃未恃寵而驕,對待他人仍謙和有禮,所以在宮中評價尚佳。但,正陷於戰事的軍民,很難接受大唐衰敗的事實,直指楊貴妃為禍水。

待亂平,人們情緒沉澱,才思忖楊貴妃不是禍首,因在楊國忠之前,早有了李林甫、早有了供唐玄宗取樂的梨園與其他寵妃。是故,白居易以〈長恨歌〉描述唐玄宗與楊貴妃的繾綣情深,一句:「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敘說貴妃毫無政治企圖,僅是一介渴愛的女子,且隱隱由詩首的「漢皇重色思傾國」點出玄宗的荒淫。楊貴妃的惡名自此淡化,許多以她為題材的創作,寄予了更多同情,也開始有她未喪命,輾轉抵達日本或他處的傳言。

清代劇作家洪昇又在此基礎上,創作《長生殿》。全劇導向愛情悲劇,讓楊貴妃在馬嵬坡主動求死,為玄宗解圍,並懺悔貪戀與玄宗溫存,未能勸戒玄宗勤勉治國等罪狀,成為果決又情深義重的妃子,一舉翻轉了她的形象。

《長生殿》刻畫楊貴妃自省,雖仍可見封建制度下,對女子的刻板要求,然貴妃能從最初的紅顏禍水,搖身變成可歌可泣的聰慧女人,莫過於人們已意識到,該為大唐王朝傾頹負責任的,實屬唐玄宗。當年,命喪馬嵬坡的貴妃,無非是玄宗的替罪羔羊罷了。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