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大學生活讓人充滿期待與憧憬,但也有些考生擔心自己會一下子無法適應新階段學習生涯。對此,不少大學紛紛為大學新鮮人量身打造適合的學習計畫。
例如世新大學就特別打造「新鮮人守護神計畫」,規畫一套新鮮人關懷輔導機制,由校內老師擔任每位大一新生的「守護神」,透過小組討論、讀書會、班級座談、個別會談等方式,藉此讓老師更了解學生的特質與性向,並針對學生的問題進行適合協助,同時學生也可以從老師身上學到做學問的態度。世新大學表示,這項計畫推動迄今,受到許多大一新生的高度評價。
銘傳大學則是結合近年很火紅的「部落格」文化,在班級設立「校園班級部落格」,讓導師與學生可以隨時透過「部落格」討論交流,解決自己在大學生活所遇到的疑難雜症。
位於中台灣的逢甲大學也發揮巧思,為大學生打造「學習導師制度」,針對學生研擬適合的學習計畫,從中讓老師可以更了解學生所遇到的瓶頸,打通學習的「任督二脈」。
各校諸如此類的學習計畫,主要目的都是要讓剛踏入大學之門的新鮮人有更多教育資源可以運用,幫助自己更快適應大學生涯。
培養多元專長 提升競爭力
「四年過得很快,不要輕易浪費寶貴的大學時光」高雄大學校長黃英忠表示,在全球化時代中,台灣大學生未來的競爭對手是來自世界各國的優秀大學生,因此大學生涯也成了學生累積未來競爭力的黃金時期,考生在進入校園後,更要積極培養自己跨領域的多元專長,才能讓自己具備與人一較長短的優勢能力。
黃英忠建議,考生不妨利用拿到指考成績單後的這段時間,多收集各地大學的教育資訊、了解校系的師資素質、硬體資源、研究成果,除了透過網站認識科系屬性外,亦可多向各大學的學長姐「請益」,了解各科系的真正特色與教育現況,幫助自己找到最適合、最具發展潛力的校系、打造未來的「彩色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