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高雄訊】興建於一九一七年的西子灣海水浴場,日治時期就是地方人士度假勝地,至今已滿百年,《西子灣一百周年紀念專刊》昨天發表,地方耆老八十八歲陳愛嬌、八十二歲陳瑞珠應邀出席,分享童年時期到海水浴場的美好回憶,她們說「當年幾乎天天都來!」
陳愛嬌、陳瑞珠是鹽埕國小退休教師,陳愛嬌指著西子灣兒童游泳池老照片,講述幼時在泳池戲水時光。「那時才五、六歲,從泳池滑水道上溜下來,祭典時大人撒麻糬到池子祈福,玩得好開心!」她回憶,當時海水浴場除兒童泳池,還有浴場、食堂、咖啡屋等,永遠人聲鼎沸,泡完湯可躺在一旁榻榻米休息。
陳瑞珠住家在西子灣旁,兒時常到海邊撿貝殼、看夕陽,長大後常到柴山踏青,「西子灣很美,天天報到也不覺得膩!」
「當年的西子灣,絕對是來高雄必訪景點!」談起西子灣今昔,高雄師範大學美術系講師李書旆指著老照片表示,西子灣從清朝時期就以「景決幽折」著名,隨著海水浴場興建,壽山洞(西子灣隧道)開通,台灣博覽會舉行時吸引大量人潮,餐飲住宿、手信消費、踏青登山、野球比賽還有游泳泡澡,「當時觀光客人潮可能比現在還多!」
李書旆說,西子灣不但是遠近馳名的海水浴場、休閒勝地,也是南台灣的軍事要塞和學術重鎮,「可以說西子灣就是打狗的發源地!」從老照片中的兒童游泳池,可看到有滑水道、攀登架等先進設施。
該紀念專刊是西子灣地方誌的創刊號,從歷史、建築、人文、在地故事等面向,回顧西子灣自然生態與歷史人文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