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六十歲王先生罹患家族性腦部動靜脈畸形,三十七歲首次中風,五十四歲二次中風,因復原良好行走能力未受影響;五十七歲不幸三度中風,術後四肢癱瘓,無法言語,終日臥床達半年之久,他的兩個兄長也因腦出血導致癱瘓。
北榮復健醫學部神經復健科主任蔡泊意表示,北榮復健部利用最先進「神經調控高速顱外磁刺激術」治療,刺激活化受損大腦周圍區域,以不開刀非侵入方式讓功能恢復,配合藥物治療、持續復健,加上王先生及家屬堅持不放棄,終於恢復說話能力,近日更奇蹟似的站立並練習行走,開創中風治療新契機。
她指出,一般中風後復健的黃金期大約在半年內,一年後多數即達穩定狀態。
研究顯示,中風病患應積極治療,愈早接受此高速顱外磁刺激術治療,效果愈好,兩年內仍有效,病患切勿自我放棄,是否適用仍需經專業評估,療程約二十至三十次,改善程度約三成至七成不等,有癲癇病史者則較不適合。
北榮相關研究成果逾三百例,已於二○一四至二○一八年獲腦中風期刊、神經復健等國外標竿醫學期刊刊登與國際性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