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蕨台東1號」耐候性強,管理容易,適合綠牆使用。圖/台東農改場提供
「腎蕨台東1號」幼苗製成的生態瓶,適合室內擺飾。圖/台東農改場提供
【本報台東訊】農委會台東區農業改良場透過新品種與應用技術的開發,栽培試驗育成的腎蕨新品種「腎蕨台東1號」,未來,將有望成為腎蕨綠美化的生力軍,創造蕨類附加價值。
台東農改場場長陳信言表示,腎蕨台東1號由腎蕨Nephrolepis falcata‘Furcans’(俗名:魚尾腎蕨)芽變個體選拔而得,採用DUS檢定方式,邀請學者專家審查通過,自行命名,並正式對外發表。
「腎蕨台東1號」具有適合都市綠美化應用的特色,包括小羽片頂端具鹿角狀分叉,葉片細緻,別具療癒氣氛;耐候性佳可全年生產,株型矮壯緊密比例適中,適合盆花觀賞;方便整理,且病蟲害少,栽培無需噴藥。
陳信言表示,腎蕨為重要觀葉植物,其特殊羽狀複葉的姿態,具有舒緩及釋放壓力的功效,台灣花卉市場亦應用極廣。
腎蕨台東1號具有眾多的優點,結合新型態的療癒系商品及觀賞應用方式,其綠球體組織培養量產技術,未來將技術移轉予業者,消費者可於市面購得相關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