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英文人間佛教學術會議於美國佛光山西來寺和西來大學隆重召開,吸引美國、加拿大學術界佛教藝術權威共襄盛舉。圖/西來寺提供
【人間社記者緣悟洛杉磯報導】全英文人間佛教學術會議,四至六日於美國西來寺和西來大學隆重召開,吸引美國、加拿大佛教藝術權威共襄盛舉,逾百位來自哈佛、范德比、萊斯、南加州及多倫多等大學學者參與主題論壇、人間佛教與藝術學術論壇、《世界佛教美術圖說大辭典》專題論壇、四場學術論文發表研討會;另有十所頂級學府《圖典》贈送典禮、菲律賓光明大學藝術表演及花道和茶道工作坊,共同點綴這場學術會議。
學術結合信仰 各界肯定
此學術會議由西來大學人間佛教研究院與西來寺聯合舉辦。佛教藝術權威亨廷頓教授(Susan Huntington)、南加大李桑雅(Sonya Lee)、西來大學人間佛教研究院院長岩村教授(Jane Iwamura)、《圖典》英文版編輯主任有恆法師,以「生活中的佛教藝術與文化」為主題,召開本次全英文人間佛教學術會議。
美國柏克萊加州大學蘭卡斯特教授(Lewis Lancaster)表示,對主辦方舉辦如此高規格的學術會議給予肯定,更代表與會學者感謝佛光人的待客之道。
美國哈佛大學金珍我教授(Jinah Kim)對佛教寺院能主辦學術會議,感到非常好奇,因此專程前來,並表示不虛此行;美國猶他大學凱恩教授(Winston Kyan)則說,原認為學術與宗教信仰必須保持界限,但從人間佛教感受到兩者相通的可能性,受益匪淺。
圖典受矚目 贈美10學府
英文版《圖典》專題論壇最受矚目,由有恆法師主持,特邀各卷編輯向學者說明《圖典》編輯過程與實際運用,並為十所申請收藏《圖典》的美國頂尖學府舉行贈送典禮。
編輯審稿滿光法師首先介紹《圖典》緣起,以及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的宏願;加拿大的繪畫卷編輯威爾遜(Graham Wilson),闡述二十冊《圖典》的八大分類,彰顯佛光山的國際願景。
英國約翰遜(Peter Johnson)是建築、石窟和工藝的編輯,與書法、工藝、人物卷編輯波克斯琪(Stefanie Pokorski),向大眾分享其編輯過程;同來自英國的雕塑卷編輯洛夫洛克(Yann Lovelock),則報告《圖典》的實際運用。
西來寺住持慧東法師代表佛光山贈英文版《圖典》,予哈佛大學藝術歷史與建築圖書館。該大學認可《圖典》對學術研究的重要性,提出第二套典藏申請;美國萊斯、猶他等大學更表達同時入藏中、英雙版的意願。
弘法西方 重要里程碑
「生活中的佛教藝術與文化」主題論壇,由八十七歲高齡的蘭卡斯特教授主持。五年出版七本佛教建築書籍、美國范德比大學米勒教授(Tracy Miller)講述中國早期佛教建築中水元素運用;埃福爾德教授(David Efurd)和布朗教授(Kerry Brown)分別研討印度早期石窟與尼泊爾佛教藝術文化,展現論壇多樣性。
「佛教藝術與人間佛教的運用」學術論壇,引起學者的熱烈回響。由佛教藝術權威李桑雅主持,四位教授以學術的角度,討論佛教作為西方新興宗教,怎樣走進社會;學術性的佛教藝術研究,如何與宗教信仰和生活連結等議題。
四場學術論文發表會,分別由研究院院長岩村教授主持「佛教藝術與日常」,副院長郭守仁教授引導「佛教藝術與現代」;龍達瑞教授和釋迦教授(Miroj Shakya),分別帶領「佛教藝術與中華文化」和「佛教藝術與歷史」研討會,共發表近三十五篇論文。
西來寺自建寺以來,踏出佛光山「法水長流五大洲」的第一步,成為第一座國際化的十方叢林。如今召開的全英文人間佛教學術會議,深受西方學者的肯定與讚揚,成為弘法西方的重要里程碑。道場送出逾三百本各類英文書籍,皆由佛光出版社和國際翻譯中心出版,深受學者喜愛。藉此學術會議,期盼可以在更多頂尖學府,設立人間佛教研究院,使人間佛教在全美各地開花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