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蕪庸
下午客廳異常安靜,電視螢幕暗暗的也沒有開,以為看護帶阿嬤出去散步。走進客廳看,才發現阿嬤好端端地坐在沙發上,而且沒在打瞌睡,還戴著厚厚的金框眼鏡,眼鏡滑落鼻梁,低頭認真地看著一本紅皮小冊子。那本冊子已經呈現陳年的酒紅色,裡面寫著大大的字,一頁只記一位,寫著親朋好友的名字和電話號碼。
我對那本冊子很有印象,從小學就看到阿嬤時常拿著小冊子打電話聊天,幾乎不離手,所以我遠遠看就知道是電話簿。
阿嬤聽見我走到客廳的腳步聲,轉頭叫住我,說:「早上我接了一通電話,聊得很開心;但是我忘記是誰打來了,現在看電話簿也想不起來,妳幫我看看電話機號碼。」
我們家除了阿嬤,沒有人在用市內電話,因此那台電話機器已經半壞,只剩下接聽與撥打的基本功能。我好不容易找到來電顯示的按鍵,按下去一看,可惜顯示的面板已經故障,本來應該是黑色的數字,卻淡化成半透明的淺灰色,隱隱約約看不太清楚。我跟阿嬤說:「電話機有點壞了,看嘸。」
我說「看嘸」的意思是「看不到」,阿嬤卻聽成「看不懂」,以為我是故意敷衍她,用半開玩笑、半責怪的語氣說:「電話號碼不就寫在上面嗎?『阿拉脖子』妳看不懂?」
阿拉脖子?我一時沒會意過來,重複了好幾次「阿拉脖子」,直到阿嬤用手指戳戳電話簿上的數字,才意識到阿嬤在說什麼,我啼笑皆非說:「是阿拉伯數字啦!」
阿嬤並沒發現自己說錯,一臉正經地說:「對啊,我就是說阿拉脖子啊!妳不知道阿拉脖子是什麼嗎?騙肖ㄟ!快幫我看啦!」
我一直糾正她正確的說法,阿嬤卻堅持她自己所說才是對的,她說:「你說錯了啦!你看這個字細細長長的,所以叫做阿拉脖子啊!」
被阿嬤這麼一說,發現到阿拉伯數字的確是細長的,「阿拉脖子」這個詞倒是很生動;另一方面也覺得九十歲的阿嬤,可以說出類似「阿拉伯數字」的詞已經很厲害了,於是就順著她的說法。
當然,電話顯示不了阿拉脖子,還是無法幫上忙找出來電號碼,只能等那個人再打電話來,才有辦法知道是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