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鄉風景】茄苳樹下土地公廟

文╱徐惠隆 |2019.04.04
2117觀看次
字級

文/徐惠隆

「這棵樹怕再也難得活了!」老祖母無限感慨地說。那是老祖母還健在的時候講的話,那年她老人家已經九十歲出頭了。

家裡竹圍屋後有棵茄苳,樹下就是土地公廟。在農曆二月初二,村子裡的阿伯阿嬸總會提著籃子,幾顆橘子(那時代還沒有蘋果),一束香,或者一隻雞、一尾魚、一片豬肉的牲禮,還有老宜蘭人特愛的紅露酒,她們喃喃地站在土地公廟前許願,許願我家稻田今年大豐收,不要淹水;許願我家六畜都興旺、孩子都聰明;許願我家種植的蔬菜長得漂亮……

微風吹過原野,一畦一畦的稻田秧苗,在初春時節,慢慢下種,由一片淺淺的綠,舖成天鵝絨的綠。涼爽透頂,茄苳樹下更成為鄰居左右茶餘飯後談天說地的好地方。

每逢農曆朔望日,老祖母邁著腳步,用她曾經綁過腳的小腳小心翼翼地走在田埂上,而我總是提籃跟著的小孫兒。到得土地公廟前,老祖母點燃香炷,跪著,與慈祥的土地公打照面,攀交情。「今天咱人農曆十五,我是住在附近三十六號的阿春仔,誠心誠意準備薄酒淡菜,供奉您、敬請您老人家享用,您要保佑我們家生意興隆,五穀豐收,好嗎?」拜拜的時候,老祖母不許我們嬉笑玩耍,要很乖巧地站在金亭邊燒些四色金給土地公用錢。

屋後的土地公廟翻修整建了,原本要低著頭才可以和土地公談話的樹下小廟,現在,我們可以站著和裡頭坐著的土地公對話,唯一不變的是那棵高大矗立的茄苳樹,將近百歲的老祖母也不知道茄苳樹的真正年齡。「我二十多歲,在利澤簡嫁給你阿公,然後搬到廣興來,早就在農田間看見這棵樹了,有一個人抱起來那樣粗呢!你阿爸做囡仔的時陣,茄苳就很大棵了!」

時代改變了!當老人家不在土地公廟前聚會後,一群頑童把茄苳樹下樹根的凹洞當作廚灶,拿著打火機升起了火,烹番薯,火苗四溢中,也不知燒了多久,等大人發覺發出叫罵聲,提著水澆灌,可憐那棵茄苳樹已燒成了黑炭。

「這棵茄苳再也難得活了!」老祖母無限感慨地說。

茄苳樹倒下,巨大的枝幹橫在土地公廟後,風吹、日晒、雨淋。多年之後,天地運行,突然我們發現那茄苳樹從已經腐朽的枝幹上,竄出了一株幼苗,長出了嫩葉。初一十五的香火仍然鼎旺,燒香的村民陸續提著水果、牲禮、餅乾向土地公婆祈願;幾年後,一棵新的茄苳樹又巍然地聳立著。廟埕,有人搬來桌子椅子,朝暮晨昏,總有村人到廟裡膜拜燒香。

土地公廟四周的農田慢慢不見了,新房子取代了農田,人們吵雜的聲浪也取代了廟埕的寧靜,而唯一不變的是縷縷青煙的虔誠。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