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英國國會二十九日第三度駁回首相梅伊與歐盟達成的「脫歐」協議,不過梅伊已經了解目前國會的態度是要求她能促成「軟脫」,或乾脆「不脫」。
現在離四月十二日「脫歐」期限只剩兩周。英國還能怎麼「脫」?倫敦《金融時報》(FT)指出,接受梅伊協議「穩脫」、長期「延脫」、無協議「亂脫」,及乾脆「不脫」。
一、穩脫:梅伊下周還會將英、歐協議送請國會做第四次表決。由於前三次表決中,「贊成」與「反對」的差距愈來愈小,因此梅伊希望第四次能夠過關,使英國能夠「有秩序脫歐」。她似乎已看到隧道盡頭的亮光。
二、延脫:歐盟已經同意將「脫歐」最後期限從三月二十九日延到四月十二日。如果屆時梅伊仍不能使英、歐協議獲得通過,又不想「亂脫」,就必須再向歐盟要求延期,且須提出具有說服力的理由。
國會四月一日將再度對「脫歐」的各種選項進行「指示性投票」,包括英國與歐洲建立永久性的關稅同盟等,但這將使英國不可能再與歐盟以外國家簽訂貿易協定。
梅伊不願接受這種作法,因此她可能提議延後「脫歐」期限,讓英國有時間提前改選國會,以解決僵局,但國會議員可能不願意提前改選。
三、亂脫:有可能發生「無秩序脫歐」。英國國會雖多次否決「亂脫」,但對歐盟並無約束力;如果英國不能使歐盟同意再延期,四月十二日後便會發生「無秩序脫歐」。
歐盟內部的立場已更強硬,表示從二○一七年十二月起就一直在為這種結果做準備,法國更反對再延。
四、不脫:歐洲法庭去年已經裁定,英國可以自行取消「脫歐」申請,不須得到其他二十七國的同意,使英國不至於「非脫不可」。但英國稱此為「核子彈選項」,將引發政治領袖普遍反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