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曾到菲律賓教學交流,用英文和孩子們互動,才深知菲律賓人的英文是世界級的,每一個與我見面的菲律賓朋友,幾乎都是我的英文老師。
回到台灣之後,查了一下資料,才知道菲律賓是全球以英語為主要語言的第四大國,有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口,其第二語言為英語,雖然還不是官方語言,但日常生活中,英菲兩語快速切換是不成問題的,也難怪有很多台灣人想到菲律學習英文。
筆者有很多菲律賓朋友,我的英語自我進修,也是透過菲國友人,來協助我積極成長的。其實,來台教英文,未必要聘請美國、英國人。根據筆者與各國朋友交流,才發現真正能「教」我英文的,只有菲、紐澳、新加坡、英美等。
近來討論引進菲人以提高台灣人英語能力,筆者認為這是可行的。由於薪資結構的關係,我們可省下許多費用來聘請菲國人才,而不必花大筆鈔票於歐美師資。筆者偶爾會閱讀德國之聲,曾有一篇提及,德國這幾年來大量接受中東、非洲難民,也發現有極高的難民比例在學習德文,並致力補足德國所短缺的領域人才。
其實,台灣投資許多獎學金於教育,卻無法吸引大量海外學生就學就業,也確實無法與新加坡、港澳相提並論;我們不了解其他國家的發展與進步,才會有面對東南亞國家時,仍自覺高人一等的優越感。
只要是人才,不管他來自哪個國家,誠如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勢能力,不需管職業、地位,我們要的,只是「對我有益的能力」罷了。林彥佑(高雄市/國小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