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經濟部昨日赴立法院經濟委員會備詢,並提出「因應公投結果能源政策評估檢討專案報告」,若在年均用電成長率百分之一點八六情境下,二○二五年平均電價推估為每度三點三九元,較二○一七年的二點五五元增加零點八四元,漲幅約百分之三十三。
經濟部指出,過去九年用電量年均成長率已下降至百分之一點四五。但是經部考量未來大型半導體投資案,中美貿易戰帶來台商回流、氣候因素、車輛電動化等新增用電需求,同時以積極節能抑制需求,預估二○一八年至二○二五年電力需求年均成長率為百分之一點八六。
減少燃煤 發電成本增
經濟部表示,因用電需求增加,加上深澳電廠停建、地方限煤,不但須減少使用成本較低的燃煤,還須增加成本較高的燃氣及再生能源,導致總發電成本增加,進而影響平均電價。
因此,假設燃料成本不變,並考量再生能源增加、燃氣替代燃煤、核四資產減損等因素,若以電力需求年均成長率為百分之一點八六,預估二○二五年電價漲至每度三點三九元,較二○一七年漲幅達三成三。
沈榮津直言,此項估計與工商界預估電價漲四成,相差不遠。若以年均用電量成長率百分之一點二六計算,二○二五年平均電價推估為每度三點○八元,較二○一七年的二點五五元增加零點五三元,漲幅約百分之二十一。
蔡政府上台後力推非核家園及能源轉型,經濟部二○一七年原估算二○二五年每度電價較當年成長零點五元,但昨日最新公布的預估二○二五年電價,在年均用電成長率在較低的百分之一點二六情境下,每度漲零點五三;沈榮津解釋,主要是深澳燃煤電廠停建缺口將以燃氣補足,影響電價再增加零點○三元。
核電1% 可確保穩供電
經濟部長沈榮津強調,依目前電源開發方案,在二○二五年前都可以滿足備用容量率百分之十五、備轉容量率百分之十之目標,可確保穩定供電。
根據經濟部發布最新的二○二五能源配比為燃氣百分之五十、燃煤百分之二十七、再生能源百分之二十、其他百分之三。
所謂其他百分之三,包括核電百分之一、燃油百分之一、抽蓄水力百分之一。
上述二○二五年能源配比係依最新電力需求預估及電源開發計畫,再加上火力電廠所受發電限制而得出。
經濟部表示,二○一九年至二○二五年備用容量率均可達百分之十五,代表當年已準備好足夠的機組,除可應付當年最高用電需求外,並有約六百萬瓩的備用容量,相當於六部大型燃氣機組,來因應機組故障、排檢修需求及用電需求突然增加等供電變數。
對於二○二五年供電,經濟部報告指出,考量未來大型半導體投資案,中美貿易戰帶來台商回流、氣候因素、車輛電動化等新增用電需求,同時以積極節能抑制需求,預測二○二五年用電量達三千零二十九億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