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管理 擬由中央統籌

 |2019.03.03
1754觀看次
字級
未來民眾登山活動,將由中央制定統一管理規則。圖為台中大坑5號登山步道。圖/資料照片

【本報台北訊】目前各縣市自行訂定《登山活動管理自治條例》,迭遭登山客批評。行政院政務委員張景森昨天表示,許多自治條例以「安全、救難」為出發點,管很多,也管很嚴;為推廣山岳活動,中央將統籌訂出登山活動管理規則,「鬆綁」不合理規定,並開放國家公園讓民眾從事溯溪、攀岩等活動。

被山友暱稱「G哥」的登山客吳季芸日前在南投縣盆駒山附近墜谷罹難,現行登山環境問題引發登山界議論。張景森日前邀集綽號「三條魚」的登山客詹喬愉等登山界人士討論,蒐集山友意見,本周將與體育署、林務局、國家公園、地方消防單位開會,盡速訂定規則。

張景森表示,台灣是個多山的國家,一年有六百多萬人次從事山岳活動,登山是非常重要的戶外活動,而戶外運動的本質就是挑戰風險,不該把「安全」無限上綱,以「危險」作為限制人民從事登山活動的理由。

張景森說,從推廣山岳活動的角度而言,相關規定應以鼓勵山岳活動為著眼點,但各縣市自訂的《登山管理自治條例》,卻從「安全、救難」作出發點,充滿「負能量」;因為,維護安全及協助救難只是其中一部分,不該本末倒置,而且,救難涉及裝備、工具、人員等部分,也有必要由中央統籌訂出規則,統一規範申請、報備、救援等項目 。

詹喬愉也在臉書提到,張景森同意改善不合時宜的登山規定,包括「國家公園不應用危險為理由禁止民眾從事戶外活動」、「登山自治條例全面廢除」。

張景森解釋,國家公園對許多活動採取非常緊縮的規定,甚至不准舉辦越野賽跑、溯溪或攀岩等活動,但國家公園除了保育功能,也該有健康、娛樂等功能,對於目前太過緊縮的規定,將與國家公園管理單位溝通。他舉例,可優先開放登山客最多的陽明山國家公園,如果管理單位還是不放心,可先局部開放,例如先開放溯溪、攀岩部分。

至於是否全面廢除各縣市《登山管理自治條例》,張景森表示,「中央如果訂出合理規範,就可以取代地方自治條例」。

國家公園的主管機關內政部營建署,近日正積極建置「登山整合平台」,未來民眾登山前只要透過平台網路申請,就能立即讓各管理單位收到通知,預計今年七月完成上路。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