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花蓮訊】一名媽媽帶著三歲大的兒子就診,說兒子聽力好像有問題,跟他說話都沒反應。經醫師檢查發現,幼童右耳道被耳屎塞住,隨後夾出兩公分長的「耳屎怪」後,幼童對聲音有了反應。
門諾醫院小兒科主任鄭永隆昨天表示,家長如果發現孩子聽力有問題,或是發現耳朵被耳屎塞住,千萬不要自行清耳道、挖耳屎,因為孩童的耳道較小,一不小心就會造成耳道出血或是耳膜穿孔,反而得不償失;因此,家長如果發現孩子耳朵塞滿耳屎,可尋求小兒科或是耳鼻喉科醫師的協助。
鄭永隆說,醫師清理耳屎的方式有很多種,除了直接夾出外,也可透過耳朵清潔水、耳滴劑,甚至是使用在耳朵的抗生素溶解耳屎,讓耳屎順利取出。
大多數人的耳屎都會自行掉出耳道,並不需要特別去清理,尤其耳屎也具備保護外耳道的功能,讓耳朵不受外力衝擊以及防止昆蟲異物進入等,但如果耳屎過多塞住耳道,並出現了聽力問題或耳朵疼痛等疾病時,應盡快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