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失一年 家豬變野豬 文/蕭士塔 |2019.02.03 語音朗讀 8571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巴哈馬島上最幸福的豬。圖/蕭士塔 每天的生活都像在度假。圖/蕭士塔 以為是養不大的麝香豬,沒想到食物一充足,養成大肥豬。圖/蕭士塔 從小在外遊蕩討生活的豬,外型與家豬截然不同。圖/蕭士塔 文/蕭士塔 被養得肥胖溫馴的家豬,離家一年多卻恢復野性,不再大腹便便,腿變細長善跑,鼻子也變筆直善挖掘,最可怕的是獠牙也長出來。 兩年前,台南市一位住楠西山區的蔡姓農民,豬舍跑丟了一隻養了四個多月的黑豬,他只能自認倒楣,其餘無計可施。一年前,他養的狗群在豬舍附近圍著一隻「山豬」狂吠,乍看之下嚇了一跳,但山豬背部一塊形狀特殊的白毛斑點,讓他印象深刻。「那不是我養過的黑豬嗎?怎會變成野豬模樣?」而獠牙最讓他驚恐,因為曾經飼養過的情感,他喚回狗群讓豬逃命。 這謎團直到他看了電視播出《國家地理雜誌》的專題才得到釋疑。原來,豬對環境的適應力超強,家豬只要逃到大自然半年後,體型即開始「野化」成為獵食性動物。體型變得筆直、腹部縮小,贅肉減少、腿也變長,以便於加快奔跑速度,可以追捕獵物或逃避被獵殺;加上必須常用嘴鼻挖掘竹筍、番薯等地下根莖,也讓豬鼻子變得筆直,同時長出獠牙以利挖掘及攻擊防衛。動物學家還發現,一對家豬只要在野外繁衍三代,子孫就成為野豬族群了。 蔡姓農民趕快叫兒子上網搜索「家豬變野豬」關鍵字,找到諸多實例證實專家的說法,例如日本福島核災後,許多農民飼養的家豬從豬舍跑走,災民重建家園之餘,發現野豬數量爆增,研判就是家豬野化而成,或是家豬與當地野豬交配產下「野家豬」,大批豬群跑到農田大肆破壞,讓福島縣政府傷透腦筋。 目前澳洲數量龐大的野豬,也是早期由英國人在一七八八年左右帶入飼養的家豬野化而成。 而小山豬一旦被養在豬舍,飯來張口,長大後獠牙逐漸不明顯,不再是典型的野豬模樣,蔡姓農民從自己的飼養經驗得到證實。原來,他曾在農閒時期帶著獵犬捕捉山豬「為民除害」,獵得成豬後,尚未離乳的仔豬就帶回家養,結果養在豬舍就變成家豬,野放山林就演變成野豬,可見豬對環境的適應力真的是太強了。 (本文取自《台灣動物新聞網》) 前一篇文章 巴哈馬幸福豬 天天在度假 下一篇文章 羊駝 樹獺 狐獴 龍貓──進駐花蓮 熱門新聞 01奉行四給 劉宗澤獲昆大傑出校友獎2025.10.3002【人間有愛 】提早十分鐘2025.10.3003人間佛教聯合總會赴梵蒂岡 參與宗教對話宣言60周年慶2025.10.3004桃園花彩節 周末大溪登場2025.10.3005【寶島踏查】新竹湖口老街天主堂2025.10.3006輝達總部選址確定 落腳北士科T17、T182025.10.3007燕子口堰塞湖消失 台8線開放通行 2025.10.3008推廣兒童歌仔戲 鄉村巡演明開跑2025.10.3009習川會今登場 台海議題受矚2025.10.3010以控哈瑪斯違反協議 再空襲加薩2025.10.30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亞馬遜雨林動物奧祕排結石 修裂殼 龜事特別多野生動物手術室 妙手回春野生動物搶當攝影師(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