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紀實攝影】浯島金門Ⅲ 風獅爺 文╱溫志維 |2019.02.03 語音朗讀 3545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瓊林聚落蔡氏家廟牆垣風獅爺 圖/溫志維 下坑風獅爺 圖/溫志維 後水頭風獅爺 圖/溫志維 泗湖風獅爺 圖/溫志維 夏墅風獅爺 圖/溫志維 文/溫志維 金門由於東北季風旺盛,在地居民便設立鎮風的辟邪物來鎮風驅邪,而選擇最多的鎮風辟邪物就是風獅爺。風獅爺,又稱風獅、石獅爺、石獅公,日本琉球稱「シーサー」,是閩南、粵東、台灣台南市安平、琉球群島等地設立在建物的門或屋頂、村落的高台等處的獅子像,用來「替人、家宅、村落避邪化煞」的民俗文化。 金門風獅爺的造型主要有立姿、蹲踞兩種,立姿在比例上四肢顯得細小,在高度上最高的是金寧鄉安岐村風獅爺高度高達378公分,最小的是金沙鎮東珩風獅爺只有30公分。每一尊風獅爺的刻工技巧粗糙細緻不一,主要在臉部表情,一般為圓眼凸出,獅鼻頭寬闊,呲咧大嘴,或露出牙齒。表情有兇悍、露齒含笑、造型可愛、外型獨特,也有猙獰像、卡通表情,或一臉稚氣,各式各樣風獅爺都呈現不同模樣和外表顏色。手部有的持筆、令旗、印、綾帶或錢幣等物。背部有的不作雕飾,有的在背部刻出中線,雕出整齊的鬃毛,尾巴上捲貼於背部,也有仰天咆嘯、欲撲向前、扭頭轉身等生動的動作。 風獅爺本體、持物為石雕泥塑外,多數會被信眾特別繫上紅色、黃色或綠色披風。村落風獅爺多座落在村莊四周的風口或村落四隅,作者2016至2018年經由實地田野調查與拍攝紀錄,金門現存的風獅爺約有120尊。藉由此種形式建構當代紀實攝影藝術的美學概念,紀錄和保留金門的民俗文化。 前一篇文章 展覽訊息 下一篇文章 旅遊攝影 童 顏 熱門新聞 01傳證長老圓寂 弘法度眾利群生2025.04.3002退休之後2025.05.0103【何處不交朋友】可敬的朋友2025.05.0504【人間氣象】 致青春未遂2025.05.0205新馬寺慶佛誕 2萬人誓行三好2025.05.01068 方法有效 對治胃食道逆流2025.05.0307紐約佛教聯合會浴佛 佛光人共襄盛舉2025.04.3008歐洲佛教聯盟會議 維也納佛光山召開2025.05.0209世界密碼日 守護數位資產2025.05.0110【創作花園】居家環境大作戰2025.04.30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紀實攝影】花開花落 把握善美因緣【手機開麥拉】培養攝影眼【紀實攝影】三山農場 花之旅【紀實攝影】四季絕景‧只見線 作者其他文章尋廟.鹿港 台灣廟宇與建築【當代紀實攝影】浯島金門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