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紀實攝影】浯島金門Ⅲ 風獅爺 文╱溫志維 |2019.02.03 語音朗讀 3615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瓊林聚落蔡氏家廟牆垣風獅爺 圖/溫志維 下坑風獅爺 圖/溫志維 後水頭風獅爺 圖/溫志維 泗湖風獅爺 圖/溫志維 夏墅風獅爺 圖/溫志維 文/溫志維 金門由於東北季風旺盛,在地居民便設立鎮風的辟邪物來鎮風驅邪,而選擇最多的鎮風辟邪物就是風獅爺。風獅爺,又稱風獅、石獅爺、石獅公,日本琉球稱「シーサー」,是閩南、粵東、台灣台南市安平、琉球群島等地設立在建物的門或屋頂、村落的高台等處的獅子像,用來「替人、家宅、村落避邪化煞」的民俗文化。 金門風獅爺的造型主要有立姿、蹲踞兩種,立姿在比例上四肢顯得細小,在高度上最高的是金寧鄉安岐村風獅爺高度高達378公分,最小的是金沙鎮東珩風獅爺只有30公分。每一尊風獅爺的刻工技巧粗糙細緻不一,主要在臉部表情,一般為圓眼凸出,獅鼻頭寬闊,呲咧大嘴,或露出牙齒。表情有兇悍、露齒含笑、造型可愛、外型獨特,也有猙獰像、卡通表情,或一臉稚氣,各式各樣風獅爺都呈現不同模樣和外表顏色。手部有的持筆、令旗、印、綾帶或錢幣等物。背部有的不作雕飾,有的在背部刻出中線,雕出整齊的鬃毛,尾巴上捲貼於背部,也有仰天咆嘯、欲撲向前、扭頭轉身等生動的動作。 風獅爺本體、持物為石雕泥塑外,多數會被信眾特別繫上紅色、黃色或綠色披風。村落風獅爺多座落在村莊四周的風口或村落四隅,作者2016至2018年經由實地田野調查與拍攝紀錄,金門現存的風獅爺約有120尊。藉由此種形式建構當代紀實攝影藝術的美學概念,紀錄和保留金門的民俗文化。 前一篇文章 展覽訊息 下一篇文章 旅遊攝影 童 顏 熱門新聞 01木衛一火山頻爆發 謎團解開了2025.07.0602【生活課題】 建立無血緣家人關懷網2025.07.0303拍戲受前輩啟發 體悟堅持2025.07.0104培養裁判、經營球隊 日女體大全方位育才2025.07.0405雲梯2025.07.0106母雞誤闖雞翅餐廳 動保組織搶救2025.07.0207如是說2025.07.02085根還是6根手指?2025.07.0109佛光山體系首位選秀榜眼 張育豪獲悍將指名2025.07.0110【寶島紀事】家族情懷與地方文化──探訪林園古厝群(上)2025.07.01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光影魔術師】碧海藍天的呼喚──戀戀東海岸【素人攝影】藍調的黃昏暮色【紀實攝影】觀音的光彩 作者其他文章尋廟.鹿港 台灣廟宇與建築【當代紀實攝影】浯島金門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