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護長城 梁慶立堅守16年

 |2019.01.31
2085觀看次
字級
長城一景。圖/新華社

【本報綜合報導】在中國大陸北方長城沿線,有一個不到四千人的特殊群體,守衛著中國兩萬多公里長的長城。其中一名河北人梁慶立,從初中畢業後志願保護長城,二○一四年被唐山任命為長城保護員,從十多歲到年過三十,已守護長城十六年。

從北京開車向東北行進五百公里,如果不借助電子地圖,很難找到藏身燕山山脈、長城腳下的榆木嶺村,梁慶立一家就世代生活在這裡,而義務守護的榆木嶺段長城共十五公里,有三座烽火台、十七座敵台(城牆)。

「從家走到最近的敵台,要半小時,走到最遠那端要三小時,清理雜草撿完垃圾,可能就花一天。」梁慶立說,即使在最低溫零下十度,依然會一步步爬上榆木嶺,因為這是巡查長城的「基本功課」,無論冬夏。「這一走就是十六年。」

找出戚繼光石碑

解密歷史

梁慶立小時候,常聽村裡長輩提起他的祖先,是在明朝時隨名將戚繼光從山東北上邊疆,在此修築長城,「聽得多,見得多,慢慢就產生使命感」。最讓他驕傲的,是二○一一年,村裡老人說起長城腳下某道山溝,可能藏有一塊可以解密榆木嶺歷史的石碑。

當年二十四歲的梁慶立,不顧路險林深,接連搜遍好幾道山溝,終於在一個人跡罕至的溝岔,找到那塊將近一百公斤重,碑文上清晰記載「戚繼光」三個字的石碑。

經考證,飽經滄桑的石碑,是明隆慶年間所立的「榆木嶺城工碑」,梁慶立這才知道,榆木嶺關口建於明洪武年間。萬歷三年,「關外」朵顏部進犯中原,戚繼光正是率部從榆木嶺出關阻擊。

想開長城博物館 收集遺物

比起老一代守護者的「沉默」,梁慶立會用網路連接古老長城以外的世界,將長城訊息從手機發到微信群裡的「長城小站」。長城小站,是由一群像他將長城定位成「歷史文物」,願意抽出時間去保護、巡邏,分享各地長城現狀的同好。

梁慶立說,群組裡不時會組織公益活動,有人利用攝影,也有人利用繪畫,甚至是拓碑的方式,留下長城的面貌和珍貴歷史資料。近年在梁慶立帶動下,村裡年輕人也開始參與長城保護中。目前在他家的小後院,有寫著萬歷拾年的古磚、刻著花紋的石雷、生鏽的箭頭,以及青花瓷碎片、石碑碎片等,上百件「長城遺物」都是他巡護時發現的。

梁慶立驕傲地說:「希望有朝一日能在榆木嶺建個微型長城博物館,讓更多人參與到保護長城的隊伍中。」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