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宗性和尚(左起)、佛光山住持心保和尚、廣東省佛教協會常務副會長傳正和尚、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明生和尚,彼此交流;心保和尚致贈星雲大師新春墨寶卷軸。圖/人間社記者慧靖
【本報綜合報導】「海峽兩岸交流基地授牌儀式暨禪宗文化交流活動」七至九日在中國大陸廣東韶關南華禪寺舉行,希望發揮南華禪寺在兩岸禪宗文化交流中的重要影響力,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佛光山住持心保和尚受邀參與,同行有佛光山副住持慧昭法師、北京光中文教館副執行長慧中法師、天隆寺慧廷法師以及慧靖法師。
位於韶關的南華禪寺是中國佛教著名寺院,距今已有一千五百多年的歷史,禪宗六祖惠能大師曾在此弘法三十七年,不僅開創了南宗頓悟禪法,留下了一部《六祖壇經》,是歷代以來的佛教作品,除了佛經以外,唯一被世人尊稱為「經」;南華寺被尊奉為「禪宗祖庭」,被譽為嶺南禪林之冠,與嵩山少林寺並稱中國禪宗南北兩大祖庭。
「海峽兩岸交流基地授牌儀式暨曹溪文化廣場啟用儀式」八日舉行,邀請心保和尚致詞,表示「百千法門,緣起所成,萬法歸一,兩岸同心」,十方大眾齊聚禪宗祖庭南華寺,共同論究禪學,彼此探討禪法,非常殊勝難得,可謂千載一時,一時千載。
心保和尚強調,在共同信仰及文化下,我們有著共同交集,互動互進,如星雲大師所說「你來我往,我來你往,來來往往,兩岸一家親」。當今文化的交流佛教不能缺席,兩岸的交流佛教走第一。敢為人先,做時代先驅,成文化前導。如六祖惠能大師以獨特的本心教法,本來佛心,讓南方禪法大展其秀,更為佛教弘傳貢獻顯著。而「曹源一滴,明心透見,遍灑寰宇,光照五洲」,禪宗佛子昂首走大步,做大事,向前有路,對兩岸未來必有著重大影響。
八至九日在曹溪講壇進行的「《六祖壇經》與佛教中國化將經交流會」,廣東省佛教協會常務副會長、韶關市佛教協會會長、南華寺方丈傳正和尚致詞,他代表南華禪寺對兩岸嘉賓表示熱烈歡迎及感恩,希望這次的講經交流會能加強兩岸佛教文化的交流,弘揚佛教優秀文化,凝聚佛教正能量。佛光山副住持慧昭法師亦受邀致詞。
韶關市委書記李紅軍表示,在韶關南華禪寺設立海峽兩岸交流基地,是加強兩岸禪宗文化交流,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舉措,也是加強韶台合作交流的新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