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鄭淑芬台北報導】第十一屆「國家文藝獎」得主昨天揭曉,電影導演王童、詩人李敏勇、設計家林磐聳、建築師姚仁喜、舞者許芳宜、說唱藝術家楊秀卿、表演藝術家魏海敏等七人獲此殊榮。其中楊秀卿克服眼盲與肢體障礙,在說唱藝術領域開創一片天,她也是「念歌」表演藝術者首度掄元,令人感佩。第十一屆國家文藝獎將於十月二十六日舉行頒獎典禮。
為獎勵具累積性成就之傑出藝文工作者,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自一九九七年開始辦理「國家文藝獎」。
本屆得獎者皆為當代傑出文藝工作者,他們以生命力量堅定持續藝術創作,並積極創造獨特且具時代性的美學風格,臻至卓然成就。
電影導演王童的作品以台灣現代發展史為背景,對台灣歷史、土地及人民呈現高度的關懷,其人文與電影美學涵養深厚,影片充分展現人性的細膩,深具人文觀照的精神。
詩人李敏勇的詩語言具有歷史的深度和哲學思考,為台灣現代詩與台灣社會,留下可觀的見證和省思,也提供大眾詩與政治、詩與歷史、詩與語言這三個面向的美學表現,呈顯獨特的藝術風格。
設計家林磐聳則是一位跨越教育、實務與推廣的全方位設計藝術家,他致力開拓台灣與國際設計的交流,對設計教育以及文化創意產業的提升有長足的貢獻,為近年台灣設計走入國際舞台的推手。
建築師姚仁喜的建築作品具時代性,且形式明晰、精準,有著成熟細緻的品質,且能夠充分融入整體自然環境中,表現出建築技術與美學的高度融合,令人印象深刻。
舞者許芳宜以她卓絕的舞蹈才情,活躍於國際舞台上,成為近十年來台灣最受矚目的舞者。
表演藝術家魏海敏長期堅持藝術探索的信念與毅力,於深厚的戲曲表演底蘊中,多有突破與創意,其角色塑造鮮明而突出,不但能夠發揮傳統戲曲之精髓,而且能不斷開創新編劇目之表演典範。
說唱藝術家楊秀卿是視障與肢體障礙者,她卻能克服身障的限制,鑽研台灣傳統說唱藝術達六十年,巧妙運用民間歌調,詮釋民間生活題材,使她的藝術表演成就貼近大眾的心靈,並保存了台灣珍貴的音樂文化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