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新社花海今年加入「可食地景區」,種植三十多種蔬菜,讓民眾認識蔬菜如何自農場到餐桌,遊客驚嘆「太有趣」。圖/中央社
【本報台中訊】「這是花椰菜,這是辣椒」,台中新社花海今年在花海規畫中加入「可食地景區」,種植三十多種蔬菜,讓民眾認識蔬菜如何自農場到餐桌,不少遊客看見一畝畝菜田,驚嘆「太有趣」。
走進新社花海,色彩繽紛的花田,在耀眼陽光下,搭配著藍天白雲,景色優美,來到「可食地景區」,不少遊客看到碗豆架、辣椒盆,一畝畝小菜園的景觀,忍不住驚呼連連。
種苗場副場長李美娟指出,為推動食農教育規畫「可食地景區」,有辣椒、花椰菜、萵苣等,還有十多種客家作物,如杭菊、刈菜、草莓等。還有許多少見的蔬菜,如紫色的青江菜、圓形的茄子、十字花型的花椰菜等。不同品種的蔬菜,透過不同形狀、顏色的搭配下,完成地景布置。
李美娟說,曾有遊客好奇地問,園中的花椰菜,花蕾稀疏長得很不好,其實,屬十字花科的花椰菜,生長期最後會抽高,花型散開成十字型;市面上常見如花束般花椰菜,是為了食用,農人在菜還沒長好就採摘,形狀才有所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