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國家公園管理處與中山大學東沙國際海洋研究站,已完成今年度東沙環礁國家公園珊瑚礁總體檢調查(圖/中央社),結果顯示,珊瑚礁狀態穩定,不過,部分受到颱風侵襲,需要時間復原。
【本報台北訊】海洋國家公園管理處與中山大學東沙國際海洋研究站,已完成今年度東沙環礁國家公園珊瑚礁總體檢調查,結果顯示,珊瑚礁狀態穩定,不過,部分受到颱風侵襲,需要時間復原。
營建署指出,環礁外珊瑚礁平均覆蓋率約百分之六十二點三,環礁內潟湖為百分之五十一,均高於珊瑚礁健康標準值百分之五十,由於今年環礁東側及南側測站的調查時間剛好在強颱山竹之後,即時調查到颱風侵襲過後的現況,有助於獲得更多海洋環境資訊。
海管處近幾年在東沙環礁國家公園的珊瑚礁區設置數個固定測站,並每年調查珊瑚覆蓋率,了解海洋現況。今年調查七個固定測站,多數測站維持穩定,環礁外圍以南礁台珊瑚覆蓋百分之八十點六最佳,其次為北礁台百分之六十六點九、西礁台百分之六十一點九,而東礁台遽降至百分之四十左右。
由於環礁潟湖內水文環境及珊瑚群聚的情況與環礁外差距很大,海管處表示,以往多會擔心夏季水溫過高,造成珊瑚白化問題,不過今年夏季南海颱風及熱帶擾動多,使得環礁潟湖內水溫不致長時間處於高溫,因此珊瑚白化問題並不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