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泊百年返鄉 敦煌寫經首展

 |2018.11.24
1901觀看次
字級

【本報綜合報導】中國大陸一級文物、四卷出自於敦煌藏經洞的唐代寫經長卷,二十一日於廣東深圳關山月美術館亮相,這是四卷唐代寫經流落海外一百多年後,首次在中國展出。

本次展覽由東方朗昆主辦、四川博物院首席專家魏學峰和哈佛大學藝術史博士、首都師範大學美術學院、歷史學院教授寧強擔任學術主持,紫荷和樊曉光擔任策展人。

此次展覽的四卷經書涵蓋隋唐早期至晚唐,其中一卷《金剛經》來自於日本著名漢學家濱田德海舊藏。濱田德海曾任日本興亞院幕僚,並長期在華任職。他於上個世紀三○、四○年代在北京、天津等地瘋狂探尋搜獵敦煌寫經,收穫頗豐。這部分重要的「濱田珍藏」在他辭世後,經日本第三十七回國會議院運營委員會圖書館運營小委員會於一九六○年十二月十三日進行審議,一部分以國庫預算由國會圖書館購藏,餘下遺珍一直由其後代祕藏。此卷《金剛經》由此流出,命途多舛,歷經顛沛流離,終於百年後回到中國故鄉。

初唐寫經 皇家珍品

另一卷唐代寫經《大般涅槃經卷第八》,從紙張和書法來看是一件非常珍貴難得的初唐皇家寫經之珍品。樊曉光介紹,此卷「治」字末筆完整,不諱唐高宗李治,而「世」字缺筆,以諱唐太宗李世民,可斷定為貞觀時期所寫,書法風格仍有六朝遺風,是不可多得的唐代書法墨寶,又被賦予佛法智慧。於兵荒馬亂的清末時期被偷帶至日本,後幾經輾轉流落於倫敦,被世界上最重要的私人手稿博物館視為鎮館之寶,並作為私人手中最古老、完整的中國手稿珍藏大半個世紀。還有一卷《妙法蓮華經常不輕菩薩品》三卷合一,在一卷上整體體現了初唐、盛唐和晚唐寫經,可以看到佛教在唐代的盛衰,彌足珍貴。

作為二十世紀中國學術史四大發現之一的敦煌寫經,具有巨大的歷史和藝術價值,集中展現了唐代書法藝術巔峰,對後世影響巨大。蘇東坡、趙孟頫等藝術巨匠都曾得真傳於唐人筆法,寫經體成為流傳至今的藝術經典,直到今天書法家們仍以此為典範。

魏學峰表示,敦煌寫經、經卷散落在全世界,大陸集中在國家圖書館,大部分經卷,殘的比較多,像這種完整唐代經卷比較罕見,有魏晉有隋有唐,特別是唐人寫經,代表了寫經的一個高峰。

文獻書法

雙重價值

「『寫經體』是中國書法發展史上的一種風格。」魏學峰說明,在「寫經體」裡,有很多人參與,有信仰佛教的文人,也有專門抄經的經僧、寺廟的專職人員。佛教寫經擁有雙重價值,第一是文獻價值,超過了很多佛家經典,是很好的一個版本;另外一個就是它的書法價值。不管是文人或寺廟僧人抑或抄經僧,都對佛教抱有虔誠之心,寫出來的字蘊藏寧靜與空靈的一種獨特氣質。同時,通過對「寫經體」的研讀,能看到它與中國書法變遷有很大關係。

據了解,目前流落在世界私人藏家的敦煌寫經卷只有一千餘號,且大部分集中在中日兩國。此次展覽的四卷經書於今年五月十七日被北京市文物局評為國家一級文物,經由紫荷和樊曉光在一次歐洲拍賣會上高價購回,尤為不易。二人還透露,未來也許會讓經書回歸敦煌。

主辦單位表示,此次四件一級文物唐代寫經長卷在深圳免費展出,考慮到這四卷經書已歷經千年,為了盡最大可能保護這些珍貴寫經,展期僅為期一周。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