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走廊】抗戰中國國際通訊系列(7-2) 長江南岸的激戰

文/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2018.11.23
2048觀看次
字級
揚子江南岸戰線一位裝備精良的突襲射手。 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中國砲兵運用樹木掩護避開空中攻擊。這些砲手將砲口瞄準日軍的據點。 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由前線搬運而來的中國傷員,穿過崎嶇的鄉間,前往安全的基地。 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商震將軍任第32軍及黃河防線指揮官,過去擔任河北省省長期間,曾 帶領一支馬球隊在北平擊敗許多強勁的對手。這些馬球隊隊員現在成 為他麾下一支砲兵團的軍官。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商總司令與其部屬官佐在開平車站攝影。商震曾任河北省主席、 河南省主席,抗日戰爭爆發後任20集團軍總司令,率部在冀南、 豫北對日軍作戰。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一支被摧毀的日軍部隊景象。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文/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武漢會戰,日軍分三路向西推進,第一路沿淮河之南,第二路沿長江之北,第三路沿長江之南。相對的,國民政府的防務則是,淮河流域與長江北岸劃第五戰區,長江南岸設第九戰區。

日軍的計畫是分進合擊,一舉席捲安徽、江西、河南、湖北四個省,攻占華中心臟武漢,消滅中國的主力,逼迫中國投降。我方的對策則是步步為營,節節抵抗,以空間換取時間,消耗日軍,爭取時間創造大後方的抗戰力量。

這場大規模的會戰在廣大的鄉間進行,我軍在河南潢川、湖北廣清、田家鎮以及長江南岸等地與日軍激戰。在長江南岸,我軍把日軍限制在鄱陽湖與鐵路線之間狹長的地帶,尤其孫桐萱的第三集團軍在瑞昌與日軍第九師團激戰兩個星期,連同其他防線的慘烈作戰,使得武漢的撤退工作得以順利完成。

這場會戰的戰鬥地點分布在偏遠的鄉村地區,國際媒體較少報導,甚至連中國戰地記者的記錄也不多,這批中國政府發布的長江南岸作戰的新聞照片填補了空白,十分珍貴。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