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東起四川成都,西至西藏拉薩,地跨四川盆地、川藏縱谷及青藏高原等複雜地形的「川藏鐵路」,隨北擴的青藏高原,如同希臘傳奇故事的「達摩克利斯之劍」,懸於施工人員頭頂,時有蓄勢待發的危機,工程難度遠高於先前通車的「青藏鐵路」。圖/新華社
【本報綜合報導】大陸東起四川成都,西至西藏拉薩,地跨四川盆地、川藏縱谷及青藏高原等複雜地形的「川藏鐵路」,隨北擴的青藏高原,如同希臘傳奇故事的「達摩克利斯之劍」,懸於施工人員頭頂,時有蓄勢待發的危機,工程難度遠高於先前通車的「青藏鐵路」。
位於西藏境內拉薩—林芝段的路基已鋪設完成,如工程進度順利,此段將可在二○二一年完工通車。由於地形崎嶇限制,全路線的最高時速設計為一百六十公里,全線通車後,從成都、重慶和西安等地出發的動車,僅需十三個小時就能抵達拉薩。
大陸探勘川藏鐵路路線已有數十年,受限於地形與技術,一直到一九九○年代才開始選定路線,二○一四年底從地勢較平緩的拉林與成康段開始雙向動工,從四川成都至西藏拉薩,計畫二○二六年全線通車。
川藏鐵路穿越斷層破碎帶,如大瑞鐵路的大柱山隧道,地處橫斷山脈,途經十二條斷層,全長十四點七公里,歷經十年之功尚未修通,被稱為中國最難的隧道。洞內酷署難耐,洞外常年冰雪,內外冰火兩重天。在這樣的施工環境中工作,人體機能需要迅速在冬夏兩種模式下頻繁切換,施工狀態艱難可見一斑。
橫斷七條山脈之間,匯聚六條澎湃江河,分別是「怒江、瀾滄江、金沙江、雅礱江、大渡河、岷江」,條條江河名震天下。
川藏鐵路要穿越橫斷山脈,必須跨過橫斷江河。位置不可太高也不能太低,橋隧的高度必須在山與谷之間尋找平衡。川藏建設者在這樣的高度建設橋梁,如行走天空,一顆心向下須俯瞰萬丈深淵,向上則須面對摩天接嶺的巨大山峰。
「川藏鐵路」一旦峻工,上述工程傳奇均將成為往事。川藏鐵路不但有極致風光,其艱險雄奇更是史無前例,足以號令當世之諸多偉大工程高山仰止,縱使象徵歐州團結之稱的世界著名工程,全長五十七公里聖哥達基線隧道,也將望塵莫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