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橋社區蒐集在地葡萄藤自製葡醋液,非常受歡迎。
圖/林敬家
【本報彰化訊】彰化縣大村鄉是葡萄的故鄉,每年修剪枝條後會產生約二百五十噸的廢棄物,果農習慣燒掉卻會造成空汙,為改善環境問題,大橋社區自製簡易炭化爐,將葡萄枝條炭化處理,回歸土壤,並透過水冷式冷卻煙霧收集到醋酸液體,作為葡醋液防蚊驅蟲,銷售相當好,也增加社區收入。
員林社大講師賴茂盛曾是葡萄農,也是台中農改場第一批有機栽培示範戶,長期研究友善農業。他說,二十年前就有炭化爐概念,但是農民習慣將葡萄藤作為煮菜燒飯的燃料,之後瓦斯逐漸普及,葡萄枝條處理不易,有果農會把葡萄枝條載到空地,然後拿汽油燒掉,就算請清潔隊清運,也是碾碎進到焚化爐,葡萄枝條的處理方式,已成為在地問題。
賴茂盛在社區架設炭化爐,以高溫讓葡萄枝條炭化,並碾成細碎狀回歸果園,改善酸性土質;他說,過去農民直接將樹枝燒成白色粉末,養分氣化根本無助土壤。
炭化爐經多次修正,從原本氣冷式改為水冷式煙霧,可蒐集更多的醋酸液,大橋社區協會總幹事也是鄉民代表的賴志銘說,葡醋液就像竹醋液,能驅趕蚊蟲、除臭,製作防蚊液、手工皂等。
目前約三十公斤的葡萄枝條,可產出二公升葡醋液,在地果農也有意願將葡萄枝條再利用,賴志銘希望進一步向公所爭取設置大型密閉式炭化爐,從在地推廣到更多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