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天宮五媽金身 列嘉縣古物

 |2018.10.04
1322觀看次
字級
朴子配天宮三十六官將首大北旗。圖╱嘉義縣政府提供

【本報嘉義訊】嘉義縣政府召開古物類文化資產審議委員會,經實勘討論,決議通過「水上苦竹寺葉王獅首鉢式平底爐」、「葉王獅首鉢式三足爐」、「葉王狻狔金爐」、「新港奉天宮五媽金身坐像」、「笨港長天宮祺祥款匾」、「笨港水仙宮綬帶耳雲龍紋方形石爐」以及「朴子配天宮三十六官將大北旗」等七件指定為嘉義縣一般古物,昨天依據「文化資產保存法」公告。

水上苦竹寺二件香爐及狻狔爐頂,在雲科大教授曾永寬團隊歷經文獻考究、獅首的風格比對及科學檢測,證實為葉王作品。素有太平媽之稱的「新港奉天宮五媽金身坐像」面容慈祥恬靜,金身以白土底披土,展現漳州派的妝佛工藝,一九○六年因梅山大地震神像受損,便以閩南派妝佛工藝修補,從金身頭部以下漆線清楚可見;此外五媽金身日治時期即有文獻記載,於一九一七年參與「台中媽祖臨時大祭」(俗稱七媽會),反映地方信仰及生活文化特色。

「笨港長天宮祺祥款匾」名聞台灣史學界,造型簡單,反映清朝末年素面匾工藝,匾面上有「祺祥元年壬戌置」七字,其中「祺祥元年」意指,一八六一年清咸豐皇帝駕崩後,太子載淳在肅順為首的八大臣輔佐下登基,並發命將隔年改元祺祥,不久慈安和慈禧聯合恭親王奕訢等人發動「辛酉政變」,從此兩宮垂簾聽政,也因此下詔隔年改元同治,祺祥年號快閃,是獨具歷史價值的清朝古物。

「笨港水仙宮綬帶耳雲龍紋方形石爐」,是完美呈現石雕工藝。「朴子配天宮三十六官將大北旗」是一九二○年時,朴子獸肉商會為敬獻配天宮遶境活動而製,不僅繡工精細,還以三十六官將為主題入旗,見證日治時期朴子經濟發展的熱絡。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