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長者拿畫筆 繪出心舞台

 |2018.10.04
1400觀看次
字級
畫家楊樹森(右一)參與漂木繪畫工作坊,陪伴社區長輩作畫。圖/中央社

【本報金門訊】金門旅台漂木畫家楊樹森參與國立台北大學漂木繪畫工作坊,陪伴社區長輩作畫。過程中,長者不但得到療癒,更找回失去的舞台,也才發現原來人生的下半場可以這麼精采和亮麗。

「漂木繪畫工作坊」是北大社會科學院「大學社會責任USR」計畫之一,USR施行三學期以來,這次是首次由長輩「演出」。

推動繪畫工作坊的北大歷史系講師辛法春說,工作坊讓長者有個舞台展現亮麗的人生下半場;來到這裡無須繪畫技巧,而是生活經驗的突破,以漂木的意涵對照長者心路歷程,經過反思、對話,重新安頓自己,重塑長者的生命價值。

楊樹森深受感動,他說,自己只是陪伴,傾聽學員訴說各自的色彩與心境,和大家一起完成畫作。楊樹森說,不管生命如何像漂流木般地滄桑、斑駁,作畫過程中,感受「朽欄的木,也可以重新來過」的心境,讓愛散播出去,把美好留下來。

多數學員是首次拿畫筆,六十九歲曾擔任船員的吳治中,罹患帕金森氏二十多年。作畫那天,他看到同學身穿知名品牌運動衫,心想來到工作坊,找回了生命新的平衡點「New Balance」,於是畫上這兩個英文字。他希望「能重新出發,找到立足點」。

看到七十三歲的學員楊曉琴在群組寫道,「原來我們的人生可以這麼快樂」,辛法春知道工作坊達成任務了。「生命記憶與對話」楊樹森師生聯展現在台北大學圖書館展出到二十七日。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