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珍妮佛
之前家族聚餐,我們習慣選擇自助餐。除了大人、小孩能自由挑揀喜歡的食物之外,那時候大家的年紀也都還可以盡情地「塞好、塞滿」,感覺上吃到飽的CP值似乎比較高。
然而邁入中高齡後,食量都大不如前,體重更是不比從前,一方面覺得,吃自助餐不再物超所值,一方面也擔心美食當前,容易失控而吃過量,所以,現在聚餐都改成吃套餐或是合菜了。
前幾天一起吃飯時,媽媽突然說:「現在怎麼都不去那種吃到飽的餐廳啊?吃的比較過癮說……」哪知此話一出,便被我們輪番「圍剿」:「媽,你食量很小,幹嘛去吃自助餐?」、「每次都拚命吃到撐,這樣很不健康欸!」、「大家現在都吃不多了,去吃到飽的餐廳不划算啦!」
聚餐地點向來由我們決定,媽媽總是歡歡喜喜的,哪裡都好。這次她主動提出建議,我有點意外,似乎不太符合她一貫「女規母隨」的調性。我也發覺最近幾次聚餐時,若是吃合菜,媽媽會頻頻地說:「怎麼菜上得這麼快啊?」吃套餐或是定食,媽媽則會一直追問:「還剩幾道菜?要上甜點了嗎?」
回家的途中,我問媽媽:「你是不是比較喜歡吃自助餐呢?」她又回到以往的基調:「沒有啊,吃什麼都好啦!」然後再不經意地說:「其實下次可以換換口味,吃到飽的餐廳也不錯啊,這樣大家就可以坐很久,多聊聊。」
我這才聽出了媽媽的弦外之音。原來媽媽覺得,吃自助餐我們就會「至撐方休」地拿取食物,有時候還得先讓肚子休息一下,接著再戰下一回合,所以用餐時間就會拉長;而現在不管是合菜或套餐,一頓飯大概一個鐘頭即迅速解決,大家酒足飯飽後就原地解散,各自打道回府了。
難怪媽媽會覺得菜上得太快、擔心餐後甜點要上了,因為她在意的並不是菜色或形式,而是希望大家吃頓飯能夠慢慢來,這樣才可以有更長的時間跟我們坐坐、聊聊。
明白媽媽的「聚餐之意不在飽」後,我決定,下次家族聚餐要選擇好久沒去的吃到飽餐廳,然後叮嚀大家,不見得要努力吃,但記得要慢慢吃、好好聊,以「拉長用餐時間」為最高指導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