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客失序 峇里島擬訂訪廟新規

 |2018.09.28
1822觀看次
字級
峇里島是印尼唯一的印度教省分,教徒在神廟虔誠祈禱。圖╱美聯社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印尼度假勝地峇里島廣受西方遊客喜愛,但廟宇遭遊客冒犯事件頻傳。峇里省副省長佐科達日前表示,將研議新措施,未來擬規定遊客不得在無相關人士陪同下擅自參觀神廟。

印尼《星洲日報》等媒體報導,峇里省副省長佐科達(Tjokorda Oka Artha Sukawati)上周在會議中指出,愈來愈多遊客在參觀島上數百間神聖的印度教廟宇時,做出一些不敬行為,當局有必要採取行動保護,因為這些寺廟是峇里島文化和習俗的精神所在。

佐科達強調,「我們對遊客太開放了,所以到來的遊客太多。事實上,現在遊客的素質已經今非昔比」。

先前印尼網路上瘋傳一張照片,一名丹麥男性遊客坐在巴塔庫魯寺廟(Puhur Luhur Batukaru)靈吉帕德馬薩那神殿(Linggih Padmasana shrine)內一個寶座。這個寶座是為峇里印度教至高無上的天神所保留,遊客坐在上面就像是褻瀆神明,這是對當地信仰的極大冒犯。

印尼有嚴格的褻瀆法,印尼的印度教委員會已要求警方調查此事件。

特色寺廟 遊客慕名而來

此外,去年峇里島阿貢火山噴發,社群媒體Instagram上充斥若干西方遊客擺出性感姿勢與火山合影的照片及影片。二○一六年,還有一名穿著比基尼的遊客在峇里島神廟前,做出瑜伽動作,將臀部對著天空抬高,照片在社群網路上引發批評。

峇里省政府目前允許遊客在無人陪伴的情況下參觀寺廟,省府未來幾周將重新評估現有制度是否可行,不排除未來規定遊客不得在沒有相關人士陪同下,擅自參觀神廟。

峇里島去年的遊客量有增無減,二○一七年吸引逾五百萬人前往旅遊,其中大部分人都是因為當地具特色的印度教寺廟慕名而來。值得注意的是,峇里島過度發展旅遊觀光業也造成當地交通壅塞、垃圾滿布及飯店住宿價格上漲等問題。

印尼旅遊暨旅行社協會(ASITA)曾指出,由於峇里島迅速發展,導致許多遊客認為它過於擁擠和不舒適。峇里島現在已難贏回一些外國客戶信任,因為他們更願意去更為「自然」的景點。

尊重宗教文化 基本禮儀

有澳洲民眾表示,神廟對印尼人來說是非常神聖的,很多在峇里島的行為,是他們在澳洲也不會做的事,「所以我真的相信我們有點太過火,做了瘋狂的事,沒有尊重他們的文化。」

無獨有偶的,日前在日本佛教聖地高野山的「寺泊」,原是提供給觀光客文化層面的深度旅遊體驗,藉由禪修讓遊客在物質生活中,尋回心靈靜謐,卻發生遊客對於寺院不提供葷食,因而在網站留言批評,意外引起網友一番舌戰。在日本的美籍僧人的丹尼爾說,身為一個旅人至各地,應尊重並理解當地的宗教文化及風俗習慣,這是基本禮儀。

東南亞國家對於宗教信仰非常虔誠,柬埔寨二○一六年已規定遊客,不得穿單薄布料的服飾上街,並禁止在公開場合穿著露出肩膀和膝蓋的衣物。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