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立美術館

文/張彬彬、周圍輝 |2018.09.17
10534觀看次
字級
圖/台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綢坊之午後》 陳澄波(1895-1947) 油畫 圖/台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圓山附近》 郭雪湖(1908-2012) 絹本膠彩 圖/台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位在北美館大廳的展覽「讓我們穿透魔鏡,迎向新世界」。圖/台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由簡麗庭與柏雅婷共同策展,邀請11位國內外藝術家共同努力,以「書」為核心概念,展開一場藝術與書的思辯對話,圖/台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夏陽是現代藝術家,他將生命苦澀化為毛毛人符碼,創作歷程豐富而視覺語言多變。圖/台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地下樓展間的「異星系」,主要展出藝術家李子勳所創作的大小型動力機械裝置及手稿。圖/台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在兒童教育中心開展的「建築的70%」,策展人郭姿瑩希望藉 由了解美術館的建築設計、建築師的設計歷程與理念,建立 起大家對建築與空間的認識。圖/台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文/人間社記者張彬彬、周圍輝

造型像符號也像文字的台北市立美術館,簡稱北美館,成立於1983年,至今邁入第35年,坐落於中山區中山北路上,被山水與都市環抱、風景優美,是全台第一座當代美術館,也是親子接觸多元藝術與共學的最佳場所。由於位於航道下,每隔數分鐘就能看到準備降落於松山機場、低空飛過的各式飛機,特殊景觀也令參觀者留下深刻印象。

北美館館藏中,有兩件重要作品,郭雪湖的《圓山附近》與陳澄波的《綢坊之午後》,《圓山附近》為1928年第二回台展東洋畫特選之作,其內容繁複,構圖嚴謹,用筆縝密,用色細微。樹叢綠蔭及磐石的空間關係清楚,空氣可居間流動,一片綠暈似有數十種色相變化,層次豐富,氣氛迷人。作品具有鮮明南國特色,展現濃厚的個人品味,及台灣特有的山林綠意,有別於中國傳統重彩繪畫及日本東洋畫面貌。

《綢坊之午後》是陳澄波1929年參加於上海舉辦之第一屆全國美展的作品。迎風飄搖的亮麗絲綢、映照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鮮柔明亮的色彩特別動人心弦。畫家將複雜的視點以圓弧形的動線交織、集中於橋洞之下,而布匹及電線桿的直線,恰可用來均衡這些曲線,使畫面達到一種嚴謹、精緻的穩定與和諧力量。畫作點景人物亦為陳澄波創作一絕,他常以親密偕行的人物,增加畫面的溫馨和樂氣氛,並使獨特的敘事性風格更加突出。

美術館建築本身也是廣場上展示的藝術品,經建築師高而潘別出心裁的建築設計,四面管狀結構,不但蘊藏中式斗拱榫接的概念,且形成四合院,成為具有特色空間的美術館,除了因應展覽與參觀需要,也兼顧安全與美感。戶外的廣場時常舉辦各種展示與活動,結合創意與巧思的精心設計,引導民眾將藝術與生活融和在一起。

此外,北美館近期以「築步.逐步─重返北美館」為題,分階段逐步展開各層樓展覽。

典藏品

《綢坊之午後》

陳澄波(1895-1947)

油畫

《圓山附近》

郭雪湖(1908-2012)

絹本膠彩

讓我們穿透魔鏡,迎向新世界

目前位在北美館大廳的展覽「讓我們穿透魔鏡,迎向新世界」是由館內策展人蕭淑文策展,是一個協作型展覽,分為三個脈絡展開,第一脈絡是企圖通過人與人所運作出來的體系去另闢蹊徑,並透過激進的拆解來找尋人類世界運作法則一種新的意義;第二脈絡是「機器世界」;最後由「自然世界」歸結,讓參觀者透過互動參與的方式,體驗並思考人類、機械人與自然世界的競合關係。

展期:2018/07/21-

2018/12/02

展場:大廳、一樓1A~1B、北美館戶外廣場

跨域讀寫:藝術中的圖書生態學

由簡麗庭與柏雅婷共同策展,邀請11位國內外藝術家共同努力,以「書」為核心概念,展開一場藝術與書的思辯對話,在展覽場域中討論「書」與「藝術」的關係,本次策展以「閱讀與研究」、「寫作與製書」、「書與知識圖式」為3個主軸,透過藝術家的視角,希望能提供審視書與相關議題連結的不同觀點。

展期:2018/07/21-2018/10/14

展場:地下樓E、F展間

異星系

地下樓展間的「異星系」,主要展出藝術家李子勳所創作的大小型動力機械裝置及手稿。他擅長將人們心靈世界的虛幻感受,運用現實的物理操作手法來表現,讓參觀者可以欣賞到如何透過各類剛硬的素材,打造出豐富的童話故事情境。

展期:2018/07/21-2018/10/14

展場:地下樓D展間

夏陽:觀.遊.趣

夏陽是現代藝術家,他將生命苦澀化為毛毛人符碼,創作歷程豐富而視覺語言多變。其創作態度介於認真與遊戲之間,作品顯現出畫別人的故事,講自己的人生,卻欲言又止,言在意外,作品常使人觀賞後,頗能心領神會且寓意韻味繚繞深遠。夏陽的繪畫題材內容,取自於民間宗教、神話、寓言故事及傳奇人物,他以顫動的線構成人形在空間穿梭,鮮明的動勢牽引出敏感機智的圖像語言。

展期:2018/08/25-2018/10/21

展場:二樓2A~2B

建築的70%

在兒童教育中心開展的「建築的70%」,策展人郭姿瑩希望藉由了解美術館的建築設計、建築師的設計歷程與理念,建立起大家對建築與空間的認識。除了介紹建築師的創作過程及工具應用外,展場也有互動設計,讓前來參觀者體驗構築空間的樂趣,進而打開視野,在遊戲與探索中體驗美術館建築從無到有的過程,並滿足大人與小孩對建築的好奇,共同打造親子互動與學習的溫馨場域。

展期:2018/07/21-2018/11/04

展場:兒童藝術教育中心

●地址/台北市中山區中山北路三段181號

●網址/https://www.tfam.museum/index.aspx?ddlLang=zh-tw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