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白宮周五宣布,美國總統川普將不會出席十一月在新加坡舉行的東協峰會,及在巴布亞紐幾內亞舉行的亞太經合論壇(APEC)峰會,改由副總統潘斯出席。川普缺席這兩場重要會議,不可避免的將引發對於他的亞洲區域承諾的質疑。
美國外交政策最嚴厲的考驗,許多是在亞洲,包括說服北韓放棄核子武器的努力,以及與戰略敵人中國大陸的貿易戰爭等。
川普去年曾參與這兩項會議。白宮發言人桑德斯稱,川普已要求潘斯代表他出席在亞洲舉行的這兩場峰會。潘斯將在會中強調,「在尊重主權、法治,以及自由、公平和互惠貿易原則下,美國自由、開放的印度─太平洋願景」。
桑德斯表示,川普將出席十一月十一日在法國巴黎舉行的紀念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的停戰百年紀念活動。她說,川普也將前往愛爾蘭訪問,強化美、愛兩國深厚且歷史悠久的關係。而在十一月底,川普將訪問阿根廷,參加在布宜諾斯艾利斯舉行的「二十國集團」(G20)峰會;並將訪問哥倫比亞,討論安全、打擊毒品和區域事務。
川普政府已經宣示所謂的「印太戰略」,將強化與印度、澳洲和日本等國的合作,共同對抗中國大陸影響力,其中包括在有主權爭議的南海地區。美國在此區域進行海軍巡邏,以挑戰中國過度的主權聲索。
對於川普不訪問亞洲的決定,專家並不意外。美國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亞洲資深顧問葛來儀指出:「川普不喜歡出訪,也不喜歡多邊會議。特別是要說服川普訪問巴布亞紐幾內亞,是不太可能的事。」
葛來儀指出,在數周後的G20峰會,川普就有機會見到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她補充說,川普缺席峰會的決定「將使川普政府對印太地區的承諾受到進一步的質疑。」
美國智庫布魯金斯學會專家波拉克指出,川普並非第一位取消參加亞洲高峰會的美國總統。二○一三年,前總統歐巴馬也曾取消亞洲行,當時是美國政府因聯邦預算問題而關門。但這個決定仍引發關於對抗中國的「亞洲再平衡」政策承諾的質疑。
波拉克表示,毫無疑問,東南亞許多人認為區域被夾在美國和中國之間,川普政府重申的自由和開放的印太倡議在一些國家並未引起興趣,他們欲知道美國未來繼續在區域發揮作用的意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