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巡新任務 出海算海豚

 |2018.08.27
2895觀看次
字級
布袋海巡隊六月七日記錄到近十隻白海豚影像。圖/海巡署提供

【本報台北訊】海巡署新竹以南、嘉義以北的岸海兵力接獲新任務,要在海上清查白海豚數量;原因是保育單位向海巡署反映,在台灣西部沿岸的保育類白海豚,目前恐僅剩十幾隻,要求海巡署協助加強記錄確認。海巡艇六月間記錄到近十隻的白海豚族群出水實況,錄影存證。

海巡官警披露,海巡隊出海執勤,若海上沒有很多需要監控的船,就要清查白海豚數量。布袋海巡隊六月七日上午十時三十八分在嘉義縣東石鄉西南方二點二浬蚵架區外,記錄到近十隻的白海豚族群影像。

海巡署表示,海洋保育是海巡核心任務之一,監控白海豚是在既有任務外順便為之,不影響艦艇主要執法任務。官員說,台灣媽祖魚保育聯盟在今年世界海洋日中部淨灘活動場合,向海巡署反映,台灣群原應有近百隻,但目前恐僅剩十幾隻,要求協助保育;海巡署著手規畫白海豚復育專案,協同相關主管機關共同加強保育措施。

海巡署說,根據科學研究估算,台灣白海豚目前僅剩約七十到八十隻,世界自然保育聯盟已列為極危物種。台灣白海豚的棲地範圍,主要於台灣西部苗栗中港溪口至台南將軍漁港五公里內沿岸,屬近岸型海豚,棲息在離岸不遠的淺水海域,水深通常不超過二十五公尺,常出現在河口鹹淡水交會處。

海巡署表示,海巡隊出勤時加強海面搜索,如有發現即錄影填表,記錄出入海域。岸際部隊執行勤務時,於岸際使用大倍率望遠鏡加強海面觀測,如有發現即記錄下來。海巡署也會加強取締沿海非法漁業行為,減少白海豚被漁具誤纏機會。

台灣白海豚面臨的5大威脅

棲地破壞:為擴充沿海工業區而採行的填海造陸工程,破壞棲地。

環境汙染:沿海火力發電廠、汙水處理廠等,空汙及廢水影響環境。

漁網誤纏:刺網和底拖網等漁法致海豚被網具纏住而受傷或溺斃。

河口淡水注入量減少:水庫及攔河堰使淡水減少,改變河口生態系。

水下噪音:軍用聲納、施工噪音等可能傷害海豚,甚至造成死亡。

資料來源/海巡署 製表/人間福報編輯部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