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臉書、推特、谷歌經常為用戶、工程師和廣告收入相爭不下,但如果願意為揪出和刪除假帳進行產業合作,將可避免政府加強監管而趕跑廣大用戶。
臉書二十一日宣布,最近關閉六百五十二個與俄羅斯和伊朗有關的假帳號、粉絲專頁與群組。推特稍後發布類似消息。微軟則在前一天說,發現俄羅斯駭客試圖設立山寨網站,冒充保守派組織網站,可能是間諜活動的一環。
合作讓科技業者較易對抗外敵,顯示他們嚴肅正視威脅,願意擱置競爭,這也有助於他們在用戶和主管機關心目中的形象。如果想避開監管、又能對付愈來愈擅於規避科技業者的惡意縱操,這些社群媒體沒有太多其他選項。
儘管臉書說,沒有證據顯示俄羅斯和伊朗駭客合謀用假帳號誤導用戶,但他們的手法相似。換句話說,如果壞人互相學習求進步,科技公司也該見賢思齊。
科技公司分享情資的領域包括打擊恐怖主義、兒童色情、惡意軟體和垃圾郵件等,最近再添全球政治威脅。
資安公司Treadstone 71資訊長巴爾丁說,合作能對抗假帳號,而不必在用戶登入時實施更嚴格的驗證手續。如果臉書必須向用戶要求輸人身份證件和住址資料,一定會趕跑用戶。臉書不想這麼做,只好繼續貓捉老鼠,在駭客改變手法時,學習其新技倆,好把他們揪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