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高燈立二林報導】彰化縣二林鎮東螺溪畔一處養鴨場,經過改造,成為東螺溪休閒生態農場。主導這項改造計畫的東螺溪文化協會,為了挽救東螺溪生態及文史,從會員荒廢的土地中,租借經營休閒農場,希望東螺溪畔生態再現生機。
負責農場經營的東螺溪文化協會執行長陳東松表示,一八九八年因大洪水,迫使濁水溪改道;今日的東螺溪,其實就是濁水溪的前身。他說,「東螺」的地名,與「西螺」地名對稱。陳東松指出,該地原為平埔族東螺社所在地,而東螺溪可說是彰化的母河,其長度綿延三十三點四公里,也是一處文化與歷史的長河。
位於埔鹽、芳苑、福興及二林等地交界處的東螺溪休閒農場,緊鄰東螺溪,占地三公頃。東螺溪生態休閒農場專案經理陳玉鈴表示,由於科技與時代日新月異,對於台灣農業社會時期的生活,對時下年輕人而言,根本無法理解;有鑑於此,該農場在原有場區保留古農具及老式廚房,作為農場的體驗器具。另有解說員為遊客解說文史及生態,洽詢電話(○四)八六五九二○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