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膽島開放 老兵熱血沸騰 文/朱家瑩 |2018.07.25 語音朗讀 2217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島上由官兵製作的浮雕 圖/朱家瑩 林馬騰 圖/朱家瑩 北山寺 圖/朱家瑩 三民主義統一中國標語牆。圖/朱家瑩 文/朱家瑩 一九四九年國共台海戰役中的最後祕境——大膽島,終於要在明日開放觀光了!開放後一般民眾(初期以曾在大二膽或烈嶼服役的官兵、或金門籍人士為限)將可以團體方式,登島一探這個號稱「前線中的前線」的軍事要塞,每天限額一百人。當年曾經駐守島上,在砲擊中被炸傷的金門文史工作者林馬騰,聽到在有生之年,還可以看到這個祕境終於解禁,讓國人一睹戰地之美,不禁熱血沸騰。 現年七十五歲的林馬騰,曾經於一九七四年駐守大膽島,擔任少校營輔導長,後來在一次共軍砲擊中被炸成重傷,送回台灣救治後,歷經艱苦的復健過程,才得以復原。退役後他轉任烈嶼國中老師,一直對大膽這個曾經讓他九死一生的小島念念不忘,多年來憑著當年的回憶和訪談,寫了好幾本關於大二膽的書。 而趕在大膽島試營運前,林馬騰昨天更在烈嶼鄉文化館發表新書《思古幽情大膽島》。他表示,前兩本書著重大膽島的景觀介紹,新書則是從歷史角度,述說未見記載的大膽島故事,揭開塵封的大膽記憶,鼓勵大家來探索這個英雄島。 林馬騰老師說,位於烈嶼西南方的大膽和二膽兩個小島,掌控著九龍江口廈門往金門,以及廈門出海的國際商輪航線,戰略位置十分險要,所以當年共軍在一九四九年古寧頭戰役慘敗之後,一直想要奪取大二膽,剛好在一九五○年得到情報說,大膽島的駐軍僅有一百多人,於是在七月二十六日利用一次颱風來襲之際,發動突擊,沒想遭到島上二百九十八名官兵奮勇應戰,來襲的七百多名共軍被全數殲滅,自此戰之後,共軍不敢再對金馬發動大規模登陸攻擊,只能以砲火隔空轟炸,奠立了台海國共對峙的大局。 多年來,大膽島對屏障台灣做了不少貢獻,除了上述的關鍵戰役,一九五八年的八二三砲戰中,歷經四十四天的砲火猛烈攻擊,大二膽總共落彈十餘萬發,平均每平方公尺落彈六十餘發,但是島上的官兵死守不退,創下了舉世驚異的戰果。 七月二十六日開放觀光之後,這些戰役史蹟都會一一呈現在國人眼前,不過由於目前島上仍有駐軍,開放的範圍將以北山為主(大膽島地形分為南山和北山,中間由一條沙洲連結),南山僅有部分開放,遊客由南山的尾澳碼頭登島之後,經過龍門廣場、自由屏障升旗台,沿著南山北邊的道路到介壽亭、大膽播音站,然後再走連接南北山之間的生明路到北山,探訪大膽島上唯一的水源——大膽神泉、施琅所建的寶靈寺遺址和大陸遊客最喜歡搭船來看的「三民主義統一中國」心戰牆。 林馬騰說,其實大膽島上除了輝煌的戰地史蹟,從明、清留下的歷史古蹟也很可觀。北山因為距離大陸最近,早年鄭成功、施琅都曾在此留下駐軍開發的痕跡,這些史蹟雖然歷經戰火洗禮,有些已不存在,但遺址猶存,撫今追昔,還是讓人不禁對這個彈丸小島在大歷史中的際遇感嘆不已。 試營運 每日限百人登島 被視為國共內戰「前線中的前線」大膽島,封閉近七十年後,配合八二三砲戰六十周年紀念,金門縣政府終於確定於明日開放登島觀光,不過初期將以試營運方式進行,僅開放曾在大二膽或烈嶼服役的官兵,及金門籍義工和親友,每日限額一百人登島。登島須於十五天前預約申請。 登島的方式為經由烈嶼九宮碼頭搭乘專用觀光船,登島後全程有解說義工帶領導覽解說,登島費用金門籍義工及親友每人七百五十元,曾在大二膽或烈嶼服役的退役官兵每人一千元,費用包括來回觀光船及生明路電瓶車接駁及保險。符合申請資格的人士可親臨金城車站大膽專案辦公室,或以傳真、電話方式申請,洽詢電話: 082-371517、0800-371518。登島申請網站:http://www.lieyudadan-tour.com/。 金門縣政府表示,因大膽島上尚有駐軍,開放觀光初期先以限定資格的試營運方式進行,試營運時間至十月三十一日止,屆時會視營運狀況,研究進一步開放計畫。 大膽神泉 在大膽島的傳奇當中,最為人津津樂道的莫過於北山南麓的1口水井。此井距離海潮前線只有大約30公尺,但泉質甘美,是島上唯一最穩定的淡水泉源。傳說此泉能辨善惡,倭寇和海盜來取水立涸,但好人來取則泉如湧,鄭成功就曾經因此泉得以解兵馬之渴。所以被稱為「神泉」。神泉別的不怕,最忌女人靠近,據傳軍中情人方季惟有1次到大膽勞軍時不小心闖入泉源,結果害得神泉枯竭了1個月。 生明路 大膽島分南山北山,中間有1條長約600公尺的沙洲相連。1950年大二膽戰役時,共軍從沙洲的兩側登陸,企圖從中間切斷,分而擊之,南北山通訊中斷,情況危急,南山傳令兵賴生明冒死跑過敵人遍布的沙洲,向北山傳令,幸運地達成任務。因此後來國軍在沙洲上修築的連通道路,就以賴生明的名字命名,紀念這位英勇的戰士。 大擔和大膽 在清代的古籍上,大二膽島原來名為大擔、二擔,現在的名稱「大膽」、「二膽」,乃是1951年時任總政戰部主任的蔣經國先生登島視察時,勉勵官兵「大膽者,方能負起反共復國的大擔」,又在1958年823砲戰後再度登島,在島上親題「大膽擔大擔,島孤人不孤」,自此大擔島改名為大膽,廣為流傳。 前一篇文章 青農F4進軍國際 搶奧運市場 下一篇文章 跳島旅遊 既好吃又好玩 熱門新聞 01佛光山攜手多倫多大學 合作推廣人間佛教2025.07.0802【詩】 颱風天裡播放Heisei2025.07.14036年新低 前5月建物抵押棟數 年減24%2025.07.08042幼熊越獄 嗑光一周存量蜂蜜2025.07.0905【遊藝筆記】 香魂莫逐冷風散 (上) 2025.07.0806荷蘭獨特國粹 撐竿跳河大賽2025.07.1007【斗室有燈】我見過利刃般的眼神2025.07.1108WCF主席尼爾森 全家參訪台北道場2025.07.1009減碳救地球 大馬1.5萬人復蔬路跑2025.07.1010【論愛談情】愛與界線2025.07.08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印度善意牆 傳遞溫暖與希望立體紙雕 復刻巴洛克風假髮藍色美景透心涼 撫慰人心陸人形機器人 翻轉全球政經 川普:8月1日開徵關稅不延期 藥品恐飆200%屋頂綠革命 城市串聯永續 作者其他文章暢遊花東縱谷 來一趟蔬福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