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雜談】古人的環保意識 文/孫偉 |2018.07.23 語音朗讀 1278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文/孫偉 由於地球暖化,所產生的「溫室效應」,影響農林業和生物的存在,聯合國呼籲重視環保,每年4月22日,定為「地球日」。 我國早在兩千年前,對維護重視環保,就已發出警語。 如,孔子:「取地之財而節用之」、「勞勤心力耳目,節用水火材物。」荀子《天論》:「強本而節用,則天不能貧」、「本荒而用侈,則天不能使之富。」唐代詩人白居易:「天育物有時,地生財有限,而人之欲無極。以有時有限,奉無極之欲,而法制不生其間,則必暴殄而財乏用矣。」 由此可見,我國古人早已意識到節能環保的重要性。 前一篇文章 【食說新語】龍眼雖小能大補 下一篇文章 【遠方的家園──蕭鵬個人藝術展】薄霧中的晨光.朗日 熱門新聞 01新加坡佛光山 響應種族和諧日2025.07.3002佛光青少年交響樂團 回山尋根演奏2025.07.3003佛教團體互信合作 跨宗派供僧 洛杉磯佛光人供養正信僧寶2025.07.3104臘腸狗吃飯 堅持帶好友共享2025.07.3005西澳中華學校 議員參訪肯定辦學2025.08.0106菲律賓慈恩寺 祈觀音護佑佛光寶寶2025.07.3107藝術翻轉醫院 療癒心視野2025.07.3008里約佛光人親子慢跑 共享美好時光2025.07.3109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禪學與淨土—談禪 6-22025.07.3010俄 8.8 強震 海嘯淹沒小鎮2025.07.31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島嶼拼圖】馬崗漁村領略海女文化【寬鼎畫語】一瞬一華【優游藝林】浮在水面的佐川美術館 【歷史現場】從戍衛海疆到軍艦博物館 德陽艦的奇幻轉型【走進大西南】中國西南民族體質調查(上)【五十三參──慧裴法師攝影巡迴展】守著自己的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