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超化寺 是淨土宗祖庭?

觀閎 |2007.06.12
367觀看次
字級

【人間社記者觀閎綜合外電報導】中國佛教界、學術界為求證超化寺是「淨土祖庭」新說法,而前往河南省超化寺參訪,並至新密市博物館考察超化寺出土文物,由於這是改寫中國佛教史的重大發現,八十一歲傳印長老說感到「十分震撼」。

長久以來,淨土宗初祖慧遠大師駐錫的江西省廬山東林寺,一直被佛教界尊為「淨土祖庭」。曾任廬山東林寺住持、中國佛學院常務副院長的傳印長老,七日與人民大學教授溫金玉、河南大相國寺住持心廣法師、陜西靜業寺本如法師等人,考察鮮為人知的超化寺出土文物後認為,該寺阿育王塔倒塌與地宮的挖掘,是佛教界大事,當地安奉的釋迦牟尼佛真身舍利更是重要,惜下落不明。

超化寺阿育王塔是中國十九座佛陀舍利塔之一,與陜西法門寺一樣,皆經過唐代道宣、道世認定。曇鸞大師在超化寺擔任維那,也在此開拓中國淨土宗,超化寺理應是「淨土祖庭」。超化寺的地位,以禪宗比喻,等於是一座法門寺加上少林寺。

溫金玉表示,他研究淨土宗數十年,自以為重走了曇鸞大師走過的路,但對大師在五二八年於洛陽見到菩提流支後,至少有六年的時間下落不明,這幾年究竟去了哪裡呢?當年,淨土專家袁宏道在參訪超化寺後,曾書寫「白玉像碑陰有維那曇鸞名,是嘗學於流支者也。」此次,溫金玉在新密市博物館,見到袁宏道的造像碑。

溫金玉認為,廬山慧遠大師在南宋年間,被學者認定為淨土宗初祖,但中國淨土宗是「持名念佛」,與慧遠大師關係不大,且是循著曇鸞開創的發展起來。至今,日本淨土宗尊奉的「中國淨土初祖」,就是曇鸞大師,而非慧遠大師。

河南省佛教協會會長永信法師表示,綜合分析超化寺的新史料與歷史文獻,印度世親(天親)菩薩—菩提流支—曇鸞—道綽—善導一系,才是印度佛教中國化與中國淨土宗形成、發展的法脈。在淨土宗的「三經一論」(觀無量壽經、無量壽經、阿彌陀經)中,往生論的作者是世親菩薩,翻譯是菩提流支,註釋者是曇鸞大師,曇鸞在其《往生論注》中對念佛作了新的解釋,淨土宗的口稱念佛確實是從北魏的曇鸞開始的。

今年,中國佛教協會將在超化寺,召開國際學術會議探討。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