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一八年人間佛教閱讀研討會」十四日於台北道場舉行,主題「《星雲大師全集》與人間佛教」,人間佛教讀書會總執行長覺培法師親自導讀星雲大師著作《在人間歡喜修行─維摩詰經》圖/人間社記者周倫
【人間社記者劉琇瑩、廖麗珠台北報導】「二○一八年人間佛教閱讀研討會」十四日於台北道場舉行,主題「《星雲大師全集》與人間佛教」,人間佛教讀書會總執行長覺培法師親自導讀星雲大師著作《在人間歡喜修行─維摩詰經》,而南華大學研究生知應法師講述「《維摩詰經》方便品談人間佛教」,近千位愛書人同聚一堂,契入諸佛菩薩不可思議的解脫境界。
「大師曾指出,《維摩詰經》以維摩詰居士為主角,以病說法,闡述聲聞弟子與菩薩共同討論菩提、六度、不捨眾生等的真諦,以及大乘菩薩修行的次第法門。」覺培法師說明,《維摩詰經》顛覆修行框架,從嚮往他方淨土,回歸到五濁惡世的娑婆人間修行,找到對治煩惱、在人間歡喜修行的答案。覺培法師進一步分享,《維摩詰經》提醒每位修行者,不要捨此求他方世界,經過現實人生的淬鍊,在人間歡喜修行,就能達到不可思議的解脫境界。知應法師在「〈方便品〉與人間佛教的善巧方便」中提到,人間佛教以現代化、多元創新詮釋弘法的新面貌,展示佛法不離人間創造人間淨土。
下午論壇主題「在人間歡喜修行─《維摩詰經》」,由佛光山人間佛教讀書會總部執行長覺培法師、台北道場住持滿謙法師、國際佛光會檀講師鄭石岩教授及檀講師游阿品共同與談。
覺培法師分享,當一無所有時,反而能擁有三千大千世界,進而看見佛國淨土。滿謙法師說,在異國他鄉弘法時,一念心清淨,則處處皆淨土。鄭石岩說,八歲時曾在宜蘭雷音寺上過兒童班,當父母都在聽經聞法時,兒童跑來跑去,這便是佛國淨土。游阿品則分享,深刻體悟到二次重大疾病的因緣,讓她發起為眾服務大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