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社記者陳璿宇大樹報導】如何讓學校脫胎換骨?如何陪伴傾聽輔導?二○一八教師生命研習營「行動學習.三好幸福校園」,七日的「師者風範─典範教師論壇」,由國際佛光會檀講師彭桂芳主持,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副總會長暨南華大學財務金融系教授吳欽杉、彰化縣芬園國中校長蔣秉芳、台中市光復國中主任施銘富與談,分享教學現場熱愛與堅持的力量,生命故事感動台下無數的老師。
「孩子,是未來的希望。」施銘富表示,他重視學生的品德教育,運用體育專長影響學生,他以自己身高一百六十二公分,打跆拳道很吃虧,但自身奮發向上故事,勉勵孩子勤能補拙。他增設直排輪隊、稻香家族、可愛動物區等,讓學生從比賽、澆花或觀察雞孵蛋的過程,發現生命的改變。
蔣秉芳今年二月調派芬園國中,她自稱「超級平凡無敵女」,是教育界的小飛俠,從小就擔任班長,喜歡為人服務。擔任鹿鳴國中校長時,以「儒雅真品,學生圖像」讓鹿鳴國中脫胎換骨,成功轉型,藉由每科分組合作學習,鼓勵老師捐錢給學校建設,成為閱讀領航人。
吳欽杉表示,從一九八○年開始教書,教學的熱情不減。有一回,從洛杉磯開車到舊金山,忽然接到學生關心的電話,學生透過臉書打卡,知道他到美國,「那種感覺真美好。」他提及,擔任中山大學學務長時,開啟BBS帳戶,直接親近學子,透過互動解決學生的問題。
彭桂芳總結,「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老師要跟學生打成一片,必須給予回應與溝通。身為老師沒有一例一休,她擔任學務長四年期間,曾經進過殯儀館、醫院探視學生,擔任老師更需要有耐心與愛心,陪伴學生成長與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