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縣牛犁社區交流協會協助壽豐鄉豐田村的阿公阿嬤,創作貼布畫闡述生命故事。圖/牛犁協會提供
花蓮縣牛犁社區交流協會協助壽豐鄉豐田村的阿公阿嬤,創作貼布畫闡述生命故事。圖/牛犁協會提供
【本報台北訊】台灣阿公阿嬤的創作,將登上國際舞台。花蓮縣牛犁社區交流協會長期協助豐田地區日本時代出生的長者們,創作貼布畫闡述生命故事,近日獲得至大阪「二○一八亞洲無名藝術家交流博覽會」(暫譯,2018 Unknown Asia Art Exchange Osaka)參展機會,但苦於經費不夠,協會說,縮衣節食也要把長者的生命圖景帶到日本。
協會三年來協助豐田的阿公阿嬤們將不要的衣服剪碎,以類似馬賽克、拼貼等方式,帶領他們完成「貼布畫」,重現自己的過往,產出上千幅的自畫像和生命圖景,如當養女被賣掉、父母數錢的生命經驗;從事各種勞動、換取一家人溫飽的畫面,點滴都是長者辛酸。
為了讓這些庶民創作能讓更多人看到,協會申請參與九月中旬在大阪舉辦的大型藝術展覽,已獲核可,但要成行至少要十一萬元,包括展板、運費、機票食宿等經費。他們向花蓮文化局申請近三萬元的經費,其餘僅僅籌措到部分機票費。
協會社照組長楊富民說,豐田村過去是日本移民村,把阿公阿嬤充滿童年日本記憶的作品帶到日本,別具意義。他說,這些出身農村的長輩,對講述自己的故事較為羞赧,因此改引導以作畫方式進行。個人生命經驗集合在一起,便成為「集體歷史」。
協會從三千多幅貼布畫中,挑了六十幅製作成「三媽卡」和LINE貼圖。協會祕書游雅帆說,三媽卡是桌遊牌卡,現在是高齡課程教案。
三年來,長輩們去不同地方當貼布畫和桌遊老師,藉由遊戲進行,讓參與的長者說出過往生活經驗。
一名住在護理之家的阿公,看到貼布畫中的一頭小牛就哭了。阿公說,他想到小時候放牛的日子,那時家裡很窮,都靠這隻牛維繫家中經濟。牛二十四小時工作,耕地、駝運,只要稍慢腳步,父親鞭子一甩,就留下一道痕跡在牛背上。阿公說,「我的一生,就是一頭牛背起來的。」
游雅帆說,童養媳、賣給人家當養女的故事也常在貼布畫中出現。有阿嬤用貼布畫創作出小時候被賣掉,家人在面前數著錢的畫面。阿嬤回憶,當時家裡窮,日子過不下去,幸好到了新家庭,對方把自己當親女兒養,因此沒有特別悲傷。
「想從國外展回來。」楊富民表示,過去幾年,他們一直想將長輩們的貼布畫作帶進藝術展場,屢屢碰壁,因此,這次想從國外出發,先得到國外的認可後,再回到台灣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