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德中學幼保科學生利用二手素材製作「環保樂悠遊」幼兒教具,獲全國創意製作競賽冠軍。圖/喻文玟
【本報台中訊】二手衣、綠豆、用過的吸管、泡過的茶葉……原本要丟掉的廢棄物,經過巧思也能變成幼兒教具!明德中學幼保科學生許安琪、黃名妤、葉珈均利用這些素材,以海洋動物為主題製作一套「環保樂悠遊」學齡前教具,獲全國專題暨創意製作競賽冠軍,細膩設計讓評審驚豔。
許安琪、黃名妤、葉珈均說,他們以「環保再生」發想,都是生活中垂手可得的素材。三人先到校內附設幼兒園調查,兩到五歲的孩子對海洋生物最有感,根據幼兒的觸覺、視覺找適合的布料,縫製成螃蟹、烏龜。
負責縫製的許安琪說,她花了兩個月製作烏龜、螃蟹各十六隻,要設計不同大小,手工烏龜身體裡裝綠豆、棉花、吸管、茶葉,讓小朋友可感覺不同重量;螃蟹是利用小型玻璃瓶,搖一搖可以聽聲音,兼具音樂、數學功能,還能讓幼兒學習分類。
黃名妤、葉珈均說,最難的過程是發想、縫製,烏龜有不同大小,要訓練幼兒一加一等於二的概念,重量必需很精準,在天秤上才能平衡,若重量不準,要拆掉重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