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蔡英文總統昨天就職滿兩周年,各界檢視施政成績,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發聲明,政府處理問題魄力不夠,包括評鑑修法、檢察輪調、冤案平反等,造成人民對司改滿意度低,「政府有在動,人民卻無感」,不要讓卸任的噓聲大於就職的掌聲。
司改會表示,蔡英文上任第一年召開司改國是會議,值得肯定,但司法院研擬國民參審、大法庭等草案,立法進度緩慢,溝通不足,民眾仍充滿疑慮。法務部也無心推動改革,除取消檢方辦案獎金、更換機關招牌外,其餘乏善可陳。
另指出,檢驗蔡英文執政兩周年的司改成績,可謂「政府有在動,人民卻無感」,原因在於人民在乎權益侵害造成巨大痛苦的問題,包括淘汰不適任司法官、冤案平反、檢察制度改革和遵守偵查不公開,但政府魄力和決心不足,導致民眾對司改滿意度低。
司改會認為,法官評鑑制度實施至今六年,遭淘汰司法官只有個位數;若不是有陳鴻斌法官性騷擾案,讓民眾忍無可忍,司法院近日才提修法挽信心,但通過立法遙遙無期。
另外,救濟冤案的「有罪判決確定審查會」,近一年來只受理八件,且半數直接在程序上駁回,質疑法務部敷衍了事;一、二審檢察官輪調機制引發基層反彈,政府對偵查不公開標準不一,也讓國人反感。
司改會強調,司法問題複雜,跨院部會更加困難,建議蔡總統邀集相關院部,擬定短、中、長期規畫與改革優先順序,解決人民最迫切司法問題,期盼總統「不要讓卸任時噓聲大於就職時掌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