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光山教育考察團與印尼的接待方在日惹合照,前排右起依序是:如音法師、覺軒法師、楊朝祥、覺誠法師、鄒麗英、林聰明、覺燈法師、妙峰法師。圖/人間社記者侯雅倫
【人間社記者侯雅倫雅加達報導】台灣佛光山叢林學院、佛光大學、南華大學和東禪佛學院組成九人的教育考察團,由佛光山新馬泰印總住持覺誠法師帶領,十一日至十三日到印尼首都雅加達,以及中爪哇日惹的婆羅浮屠,進行教育考察和文化交流,並探討如何把佛學教育推廣到印尼。在交流會上,印尼接待方表示,可提供獎學金給印尼的學生,到台灣普門中學或佛光山屬下的大學。
考察團成員為佛光大學校長楊朝祥、南華大學校長林聰明、佛光大學陳拓宇教授、南華大學國際學院執行長蔡政旻、佛光山叢林學院副院長覺軒法師、東禪佛學院學務長如音法師、馬來西亞新馬寺妙峰法師、印尼蘇北佛光青年團覺燈法師,一行人受到印尼佛教協會的接待。
印尼佛教協會主席鄒麗英,也是印尼著名企業家,她向代表團匯報時指出,其集團旗下公司進行中的大型綜合發展計畫裡,也包括了醫藥大學,她希望有朝一日能夠把佛教理念融入其企業運作。
正知正覺
未來工作助力
鄒麗英表示,有意提供獎學金給二十名印尼學生,讓他們到台灣的佛光大學或南華大學就讀;不過,最大的困難是語言問題,畢竟中文在印尼並不普遍,大部分華人都是使用印尼語文;此外,如何物色符合條件的學生,也是需要考量的。
「佛光系統下的學校或大學特別之處,在於是由星雲大師創辦。年輕人的心態很重要,如果他們有佛法、正知、正覺、正能量,出來工作時都會成為更有力的輔助。」覺誠法師說,或許印尼還有很多人不了解佛光山教育體系的各類學校,希望從今年下半年開始舉辦生活營,讓更多印尼家長和年輕人了解佛法教育,「將來這些學生可回到印尼執教,成為很好的人力資源。」
「我們以中文教學,但是我們的師資絕大部分是畢業自美國,因此跟學生用英語溝通是沒有問題的。」楊朝祥表示,印尼學生的語言問題不難解決,他們可先到師大的僑大先修部讀語文,以掌握基本的中文能力,很快能適應台灣的教學環境。
楊朝祥從匯報中,了解到有關企業在其大型發展計畫中要設立一個教育城,而佛光大學提供的人文社會科學,正好可提供所需的人力資源給這個企業。林聰明也認為,印尼大企業在產業的發展上必定需要採用大量的人力資源,未來的人力資源要提早培訓,而南華大學在這方面可以提供協助。
佛光南華
提供員工培訓
覺誠法師表示,印尼希望把佛學理念納入企業,佛光山這兩家大學都有這方面的經驗,可提供員工短期培訓,若要送學生到台灣就讀,也可安排學生到語文中心先學習中文。
覺誠法師認為,甄選學生的問題可由印尼佛光山的道場負責,只要通過廣泛的宣傳讓更多人知道,招生應不成問題。這次考察團到印尼,主要是進行教育和文化的交流,佛光山在台灣有傳統的叢林學院,以及一般的綜合大學佛光大學和南華大學,希望印尼有心的學生可以到來就讀。對任何一個國家來說,要取得更大的發展,最重要的除了教育,還是教育。
鄒麗英並安排考察團到日惹參觀其發展計畫,並有意在當地設立佛學院,讓佛光山在本地提供傳統的叢林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