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惜擁有】鄉下孩子的幸福

文/可樂冰塊 |2018.05.08
1853觀看次
字級

文/可樂冰塊

最近同事群組之間,流行一種特別的互動方式。在彰化長大的同事,每次回鄉就會拍些花朵的照片,然後傳到群組,讓大家猜這是什麼水果的花?群組成員大多在都市裡長大,往往「吃過豬肉,卻沒看過豬走路」,只能胡亂猜一通。

在鄉下長大的我,從小,就在大自然這座遊戲場裡玩耍。

不愛穿鞋,總喜歡赤腳跑在砂石路上,用酢漿草拔河、檳榔葉當拖車、抓豆娘、在清澈的水溝撈魚蝦……每天都玩到捨不得回家吃飯。稻田收割後,我們就盼著哪天能焢窯。先挖土磚、蓋窯,以錫箔紙將食材包好,外面包上淋溼的報紙,放入燒紅的窯裡,之後再將窯打掉並完全蓋住食物。接著就是漫長的等待。我永遠都記得,開窯時的興奮與滿心期待,以及冒著煙、口感綿密的地瓜,香甜的玉米,以及香氣四溢、讓人直嚥口水的焢窯雞。

大自然的恩惠,豐富了我的童年。

因為家裡務農,不只種菜、種稻,爺爺還種了荔枝、龍眼、木瓜及芭樂等果樹,所以除草、澆水及採菜、摘果,都是童年生活的一部分。植物的生長、開花結果,伴隨著我們成長,就像是童年玩伴般熟悉又親切,天然的生活教學,讓我們具備了大自然的知識。等我們讀書識字後,爸爸還買了植物與動物圖鑑,遇到不認識的植物就回家翻書,久而久之,連大家口中的野花、野草,我們幾乎都叫得出名字。

然而,現代人餐桌上的菜,很多都是從超市或市場購買,少了與土地直接互動的關係,當然也就很難產生情感,所以〈憫農詩〉人人會背,但未必能感同身受。有一回讀到《人間的基本》中曾野綾子的一段話,令我印象深刻:「與食物相關的一切,全都與大地關係密切。其重要程度,只能經由實際生活中取得的活知識,才可能有真實感。而我們的教育卻不這麼做,還一副無所謂的樣子。」從這個角度來看,鄉下長大的孩子,擁有多麼得天獨厚的幸福啊!

有些都市人會輕蔑鄉下來的人,用「庄跤人」來顯示其沒見過世面,甚至還曾聽朋友說:「我沒有辦法想像,沒有百貨公司的地方要怎麼生活?」或許,鄉下在物質享受及公共設施方面均不如城市,但自然的生活環境、與土地的親近,以及無憂無慮、純真快樂的童年,卻也是都市人「踏破鐵鞋無覓處」的難得幸福呢!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