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青檸
說起老媽的「摳門」,我家的親戚們沒有人不知道,買兩根蔥都要貨比三家,一塊、兩塊算得特別仔細。我經常說她,把錢穿在肋骨上,花一分都肉痛。
家裡不要的的紙盒、易開罐、寶特瓶,老媽都分門別類地收著,她嫌走街串巷資源回收的價格太低,不惜親自背著一大堆瓶瓶罐罐送到回收站,說一斤能多賣好幾塊。我笑她:「那能多賣幾個錢?」老媽白了我一眼說:「天長日久就多了。」
我們每年淘汰的衣服,老媽都會洗乾淨,按照厚薄疊好收起來,放在地下室裡。我嫌占空間礙事,三番兩次要扔掉,老媽就是不肯,總說說不定什麼時候就能派上用場。
去年冬天,我去交管理費,管理室大媽一看我的門牌號,立刻熱情地招呼我:「你就是張玉蘭的閨女啊!」我點點頭。
「哎呦!」管理室大媽一邊幫我填收費單據,一邊大嗓門嚷道:「你媽可真是個大好人!咱們這兒號召給災區捐款、捐物資,你媽第一個就來了。而且就屬你媽最仔細,衣服洗得乾淨,分門別類整理得清清楚楚,錢也捐最多。」
大媽把單據遞給我:「你媽是退休公務員吧?」我搖搖頭說:「我媽就是個普普通通的農民。」
「農民?」大媽驚訝得睜大了眼睛,「那就是你們做兒女的孝順,讓你媽媽捐的錢!」可是,我根本不知道這件事。
回到家,我追問老媽捐了多少?是不是把平時資源回收的錢都捐了?老媽點點頭。
「媽,以後再要捐款,錢我來出。您資源回收的錢自己留著,畢竟是您辛辛苦苦賺的。」我勸老媽。
「那可不一樣,正因為是我自己賺的錢,我才捐得心裡舒坦。」老媽接著說,「我跟你商量一下,我看見電視上說,山區的貧困孩子們生活困難,我想給他們捐點錢。多了沒有,一年幾千塊我還能拿得出來,你覺得呢?」
我能說什麼,當然是舉雙手贊同了。
老媽雖然大字不識幾個,但是她卻有一顆金子般的心。這就是我的摳門老媽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