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離岸風力發電計畫選在觀音及大園區外海,規畫設置一百一十支離岸風機,最大總裝置容量約363MW,圖為模擬圖。圖/資料照片
【本報台北訊】經濟部昨天公布離岸風電遴選結果,共有七家開發商獲選,十個風場確定開發,裝置容量達到3.836GW。第一階段由上緯及達德能源(WPD)獲選,第二階段共有六家開發商獲選。達德是最大贏家,台電、中鋼擠下上緯入榜,也令業界直呼「跌破眼鏡」。
經濟部四月二十八日完成遴選作業,昨舉行記者會公告結果。經濟部次長龔明鑫指出,六月將再舉行競價作業,由於未獲選風場都在六十分以上,都可參加競價,角逐1.644GW。競價作業價低者得,不考慮國產化因素。
第一階段「二○二○年完工併聯」遴選中,上緯奪下第一排序,海能風場優先全額開發。達德能源排名第二,經濟部考量允能風場完整性,核配360MW,兩者相加為738MW。
第二階段「二○二一到二○二五年完工併聯」,共六家開發商獲選。達德能源為最大贏家,序位第一,麗威風場受限於併網點,核配容量是350MW,也幾乎全額開發,允能風場再度入選。達德總核配容量達到1.058GW,為開發商之冠。
沃旭(Orsted)排名第二,獲得900MW核配容量。CIP排名第三,獲得600MW。CIP較特別的是,彰芳風場受限於台電併網點限制,分為兩次開發,分別於二○二一、二○二三年併聯。西島風場受到序位第三600MW開發上限,核配容量僅48MW。
排名第四到第六的則是中鋼、台電及NPI,分別獲得300mw容量。中鋼、台電入榜,但上緯有三個風場案送第二階段遴選,卻全都落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