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時報創辦人余紀忠夫人蔡玉輝女士,前天以九十八歲高齡辭世。她是余先生一路走來最佳的支柱,也是時報上上下下大家永遠的「余伯母」。
最了解余紀忠先生的就屬余伯母,她在祭文中就寫著:「從結婚那天,我就深深的了解:你不只是屬於我個人,更是這個大時代與苦難國家的希望,而我多麼幸運能擁有你的真心與摯愛。」
有余伯母這樣的胸懷、體諒與深情相挺,余紀忠才能義無反顧地帶著中時子弟兵們,在中華民國的歷史上、在新聞自由與台灣自由民主,寫下了光榮的篇章。
余紀忠在二○○二年過世後,穩定整個時報大局的就是余伯母,當時余紀忠已擘畫出,以中時為核心的媒體大集團建構籃圖。日後在余建新董事長的力推下,也逐一成型,背後的主要推手還是余伯母。
在規畫整個中時報系發展藍圖時,余先生已經罹患癌症六年多。後來住院前夕和余伯母深談一個多鐘頭,事實上就是在做身後交代,余伯母默默接受這個重責的託付,更是默默地承擔起對中時報系的全面關注,持續推動余紀忠生前的志業。
然而,紙媒在進入二十一世紀後,逐漸趨於式微,二○○八年的金融海嘯強烈衝擊下,時報集團轉手賣給了蔡衍明的旺旺集團。
雲門舞集創辦人林懷民在二○一○年余紀忠先生百年冥誕的紀念音樂會上談話中,列舉了余紀忠生前二十三項,在爭取言論自由、保障人權、推動民主的進程、催發文化的勃興、倡導環境的保護、關懷兩岸的和平等。
在歷史的關鍵時刻,余紀忠先生所堅持理想,而有關鍵性的作為。這些都是影響台灣歷史的走向,並且塑造出台灣社會自由多元的面貌。
儘管余紀忠先生已遠逝,如今余伯母也隨之駕鶴遠颺,文人辦報的風骨典範猶在,反觀今日的傳媒界與政局的變異,不禁讓人再度想起余紀忠先生和余伯母他們留下的關鍵作為。
孔令信(台北市/銘傳大學新聞系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