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記者傅維信
美國是後冷戰時期的強權,由於對國際事務介入甚深,因此許多相關的國際文化機構,便應運而生。位在紐約曼哈頓公園大道的美洲學會 (The Americas Society),就是其中一個代表。
紐約是聯合國總部的所在地,紐約客也以具備國際觀而聞名;不過許多美國人卻對自己的鄰居所知有限。
美洲學會成立的宗旨,在於認識你的鄰居,對美國人而言,便是同為北美的加拿大,中美洲和南美洲。
美洲學會的前身叫美洲內部關係中心(Center for In-ter-American Relations),是由洛克裴勒(David Rocke-feller)率領一群企業家在一九六五年所成立的。該中心在一九八五年時,轉型並更名為美洲學會。
美洲學會致力於推展中南美洲的藝術與文化,透過藝術,文學講座,音樂會和論壇等形式,全方位的展示為主流社會和媒體所忽略的文化之旅。可以感受到不同的藝術觀點及創意。
以學會所提供的音樂盛會為例,便充分展現了其多元包容的氣度。從探戈舞曲到古典巴哈,從安第斯山脈的民謠到巴西的流行樂,稱得上包羅萬象。在美洲學會裡,另類便是主流!
而學會所主辦的政策論壇,則展現了社會參與的動能。探討的議題包括美洲國家之間的貿易問題,毒品等嚴肅議題。而講者也都是一時之選,包括國會議員,總統候選人等。
學會的另一個貢獻是其豐富的出版品,包含期刊和學會的年度報告,有系統地保存重要的文獻。網址:http://www.americas-soci-ety.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