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唄唱頌形式有五種,包括獨唱、齊唱、領唱、傳唱、輪唱等。圖/人間社記者周冠球
近二千信眾歡聚九展匯星展覽廳,聽聞美妙梵音,親聆永富法師解講梵唄的緣起、意義、利益及形式等。
圖/人間社記者李翰誠
【人間社記者王美麗、關榮蓮、甘淑英、吳瑞英香港報導】香港佛光道場六日於九龍灣國際展貿中心(簡稱九展)舉辦梵唄音樂賞析講座,佛光山港澳總住持、梵唄讚頌團團長永富法師主講,近三十位佛光山梵唄讚頌團法師示範唱誦多首曲目,現場梵音裊裊,迴盪於廳內。近二千信眾歡聚一堂,耳聽梵音,了解梵唄的緣起、特質、唱腔類別、利益,以及在法會中不同的應用方式,讓大家認識佛教梵唄的精粹。
梵唄境界微妙,字義優美,震撼人心的內容,揭開生命答案。星雲大師曾說佛門一切行儀,著重於生活佛法化,強調提升心靈,從止惡行善,達自淨其意。在法會儀式中,梵唄有內修外弘的功能,內修是藉法義的宣唱,儀軌的規範長養宗教情操,外弘則是安頓心靈,淨化世界。
5 利益6 唱腔
聞者領略法樂
接著由法師唱誦〈普賢警眾偈〉,讓大眾參悟生命短暫、無常,要懂得把握每個當下,不留遺憾。其後的〈普賢十大願〉讓大家學習以十大願來圓滿人生。永富法師說明,據《十誦律》所言,梵唄有五種利益:身體不疲、不忘所憶、心不疲勞、音聲不壞、言語易解。佛教儀軌是高僧大德依佛陀教誨及經典記載,將佛法精神融入四眾弟子的行住坐臥中。
修行不在形式,但形式有助身心安定,淨化三業,增加內省力量,轉變業力,得菩薩加持護佑,是其他音樂所不能及。梵唄唱頌在不同的儀式進行,包括佛菩薩聖誕出家成道、戒定慧的修行上、懺悔、祈福、救六道苦,乃至生活應用儀禮等。其後永富法師、梵唄讚頌團法師就《瑜伽燄口》、《三時繫念》等懺儀,介紹唱頌形式──獨唱、齊唱、領唱、傳唱、輪唱等。唱誦目的是為了弘法利生,佛教聲教是透過清淨美妙音聲,配合語言及文字讚佛弘法。
「此曲只應天上有」,梵唄音聲莊而不猛、剛而不銳、清而不擾、凝而不滯。善頌者可令動物駐足不動,更令聞者領略法樂歡喜,生清淨心。法師們以不同的腔調念佛,讓大眾放鬆身心,融入佛的光明攝受中,感受佛菩薩的對眾生的平等。又以書腔、道腔、律腔、慢梵、快梵、昆曲六種唱腔讓大眾感受梵唄的微妙殊勝,其中〈嘆亡讚〉讓聞者反思生命中的喜怒哀樂,〈三寶偈〉祝願大家得三寶庇佑,具足正知正見,善因善緣。最後,以〈十修歌〉圓滿講座,期許大眾能從生活中學習如何待人處事,則處處淨土,身邊所處皆是諸上善人。
與會貴賓有榮譽功德主嚴崔常敏、張偉明,國際佛光會香港協會會長黃勤道伉儷等。大眾聽聞美妙法音後,紛紛表示梵唄感染力強,字詞道出佛法精粹,獲益良多。信眾張燕妹說,永富法師詳細講解梵唄的音樂內涵,令她對梵唄有深刻的體會,法師們音聲清徹嘹亮,動人心弦,讓人心靈沉澱平靜。專程從天津飛來的王妍,從中更清楚明白梵唄的目的和利益。藉由每個音聲和文字裡內省自己的起心動念,非常感恩這稀有難得的因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