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美瑾(左)退休後無私當義工,照顧「老小孩」。圖/張芮瑜
【本報宜蘭訊】「打工換宿」不只是熱血年輕人的專利,台中六十三歲義工蔡美瑾照顧腦麻、身障長輩,不僅獲得伊甸基金會「心旅行義工」的打工換宿機會,更獲得重新被需要的感覺。
蔡美瑾過去從事銀行業和土地代書,丈夫早逝、兒女相繼長大成家後,家中只剩下她一人,讓她可以當個沒有「家累」的熱血銀髮族;七年前她開始投身義工,待過榮總安寧病房和生命線。
三年前得知宜蘭教養院收留重度腦麻、唐氏症、重度身障者,蔡美瑾特別跑了半個台灣到宜蘭照顧這些「老小孩」,成為宜蘭教養院年紀最大的義工,日復一日陪伴重度腦麻的患者從頭學習生活技能。
三十歲重度腦麻患者小娟,成熟的心智卻被禁錮在扭曲身軀中,她在宜蘭教養院待了十年,家人卻鮮少來探望;每當思念家人,她就會指著電話,蔡美瑾有如她的第二個媽媽,陪她找按鍵、練習打電話。小娟無法言語,卻會用手指著圖卡溝通。蔡美瑾說,有次小娟以顫抖的手比著「我愛你」圖案,讓她頓時熱淚盈眶。
蔡美瑾在宜蘭教養院認識來台工作九年的越南看護媽媽,兒子七個月前也來台工作,一人在宜蘭、一人在南投,兩人相隔一座中央山脈不曾見面。蔡美瑾在工作之餘特別牽線,日前將兒子從台中載到宜蘭,讓兩人一圓所願,母子相見抱頭痛哭。
「我想重拾被需要的感覺。」蔡美瑾說,宜蘭教養院的高齡身障者平常都靠著教保員照顧,看到義工新面孔都非常開心,每年來到教養院服務就像回家一樣,對待住民也如同自己的家人,她一點也不覺得辛苦。明年她想挑戰深山據點,來到宜蘭大同鄉陪伴更多有需要的原住民長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