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深澳燃煤電廠擴廠環境影響差異分析案(環差案)過關,引發社會譁然,綠色和平組織昨天公布北北基居民最新民調顯示,有百分之七十五民眾反對興建,其中有百分之八十八點七民眾最擔心的是「健康衝擊」。對此,環保署長李應元表示,環保署有不同的環評機制,因為深澳電廠申請的是環差案,才會有這樣的結果。
深澳電廠環差案過關後,綠色和平組織針對北北基地區民眾調查,有百分之八十四點二的民眾不知道政府規畫興建深澳燃煤電廠,百分之七十五民眾反對興建,進一步分析發現,百分之八十八點七民眾最擔心的是「健康衝擊」,其次是「碳排衝擊」(百分之六十五點二)、第三是「景觀與生態衝擊」(百分之五十八點九)。
「絕對沒有『乾淨的煤』這件事情!」綠色和平專案主任蔡佩芸強調,燃煤發電是高汙染的發電方式,即使是最高效率的燃煤發電機組,二氧化碳單位排放量也比燃氣高一點七倍,比再生能源高十七到六十九倍,「若台電有一千億元預算,應該投入更乾淨的發電方式」。
蔡佩芸表示,政府喊出二○二五能源轉型口號,燃煤發電的占比將逐步從現在的百分之四十五下降到百分之三十,但現在卻要再興建一座高汙染的燃煤電廠,使得二○二六年燃煤發電的總裝置容量不減反增,因此強烈質疑興建深澳電廠的必要性,環團疾呼,經濟部與台電應該退回深澳電廠的申請。
李應元指出,經濟部日前也對外說清楚,現在發電廠是南北分布不平均,大台北地區有許多傳統產業與工廠,用電量很高,若以這樣思考,北部整體的發電量是不足的,一旦有地震、颱風或電廠倒塌,北部的供電量就會不足。
「各界繼續來溝通。」李應元表示,深澳電廠環差案通過,不論是機組改變、汙染物產生都比較少,台電也承諾空品的改善會更好,除此之外,相關的港灣生態保護,該調查的還是要補調查,開發單位有責任與義務,環評大會最後也承諾會落實與追蹤。
深澳電廠環差案通過後,綠色和平組織發起連署,要求經濟部撤回深澳案,截至昨天中午為止,已有超過五萬三千民眾連署。